基于家校共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措施
- 来源:辅导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德育,立德树人,班级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6-25 10:54
梁雪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221000)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班级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校共育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从构建网络平台,提高合作效率;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道德熏陶;组织亲子活动,注重实践教育;组织主题班会,做好反思总结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家校共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家校共育;德育;立德树人;班级管理
在小学时期,大多数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很容易导致学生步入歧途。因此,加强德育工作是当前小学教育势在必行的任务。当前,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偏差,导致教师单方面的德育事倍功半。教师应当立足于家校共育视角,与学生的家长紧密合作,共同营造立德树人的德育环境。下面,文章基于家校共育视角,从网络平台、传统文化、亲子活动、主题班会等方面入手,探究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网络平台,提高合作效率
若想构建高质量的家校共育体系,首先要保证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效率。如果信息传达的不及时,导致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很有可能出现德育措施失当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构建网络平台,拓展家校信息沟通的渠道,提高双方的合作教育效率,为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好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脸书等交际软件,与学生的家长添加好友。从传统的信息交流、电话交流等方式,转变为快捷的语音交流、视频交流。当教师或家长发现学生品行上的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线上途径,将问题反馈给另一方,告知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将学生的上课情况、居家学习情况用短视频的形式拍摄下来,发送给对方。这样可以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让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后续的德育工作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成立公众号、个人网站,邀请家长关注。并将德育活动发送在网络平台上,让家长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近期的教育目标与教育计划。这样可以迅速获取家长的支持,实现德育工作的透明化。当家长充分了解到教师的教育意图,也能在家中做好相应的配合,以提高德育的整体效率。比如,教师想要组织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家长可以在家中准备好植树的装备,教导学生种植树木的技巧与心得,帮助学生做好前期准备。
二、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道德熏陶
小学生的思想正处于启蒙阶段,其言行举止很容易受到身边事物的影响。在家校共育视角下,教师可以融合有内涵、有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家庭、生活、社会等方面了解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充分加强道德熏陶。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弟子规》《二十四孝》《三字经》等优秀的文化专著,为学生介绍有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等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省己身,思考自己和家长、朋友、老师交际的过程中,是否表现出以上优秀的道德品质,有没有作出不恭敬长辈、不团结朋友的错误行为。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以“卧冰求鲤”“曾子杀猪”等故事为剧本,鼓励学生学习古人的行为,将优秀的美德根植在学生的内心。或者和家长通力合作,让学生在节假日用实践的方式体会道德教育。比如,在家长的带领下为社区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提供劳务帮助等等。综上,通过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可以将传统文化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充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组织亲子活动,注重实践教育
德育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的接受德育感化。在家校共育视角下,教师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将德育融入在实践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辛勤的小卫士”德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敢于实践为目标。教师需要先和家长协调教育细节,布置各种各样的家庭实践任务。例如:(1)要求学生帮助母亲去菜市场购物,由学生负责提拿蔬菜。(2)和父亲通力配合,打扫厨房的油渍。(3)整理家中的生活垃圾,按照正确的分类方式,将其放置在垃圾箱之中。(4)跟着父母学习一些简单的做饭技巧,在饭后主动收拾和清理碗筷。通过以上贴合生活气息的家庭劳动,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各样的生活小窍门,充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当付出的劳动义务,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四、组织主题班会,做好反思总结
在家校共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磨合问题,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总结近期德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邀请家长观看班会进程,从多方面入手,全面做好反思总结工作,为下阶段的德育工作查缺补漏。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不点名的方式,在班会中指出某些家长的错误教育行为。例如,有些家长的沟通方式不当,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实施道德绑架,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教师在班会中要指出这种交流方式的危害之处,阐述这种对话会给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心理伤害。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发言,谈一谈自己听到这些话的心理感受。当家长在班会中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德育的有效落实。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近期比较成功的德育案例,作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参考,让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能处于统一的步调。
结语
简而言之,若想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教师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将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保证德育的协调统一。如果教师和家长各自为政,选择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只会对学生的成长不利。通过文化传播、亲子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合作默契度,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传金. 家校共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J]. 中国教育学刊,2023(10):105.
[2] 张莹. 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教育策略探析[J]. 教育艺术,2023(09):4.
[3] 牛楠森. 把握新时代家校共育的五种逻辑[J]. 教育学术月刊,2023(09):97-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