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氨纶的发展“弹力”十足

  王军锋/ 文

  为促进中国氨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氨纶产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促进创新产品开发,让氨纶行业向产业高端迈进,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氨纶分会承办的“2024年氨纶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于7 月12 日在河南洛阳举办。来自行业协会、研究院、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学者分别就国内外纺织服装贸易形势、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绿色低碳发展、原料应用、市场行情、产品应用等内容展开探讨和分享。

  近年来,氨纶行业步入了高速扩能的周期,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阶段后,产业产能过快增长,供需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表示,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氨纶企业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氨纶不仅是传统概念面料的“味精”,已成为最具舒适功能的纤维新材料。随着人们对健康舒适美好生活的向往,氨纶在西服礼服、运动休闲、内衣家居等领域广泛应用。未来氨纶企业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机结合,在各个阶段都加大开发力度,研发差异化、功能性产品,坚持绿色化发展的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视产品创新、打造氨纶品牌、开拓应用领域,持续提升氨纶行业竞争新优势。

  行业运行篇:应市场格局之变,在供给与需求的升级中发力

  2024 年以来,纺织行业总体上抵御了各种风险压力,呈现回升向好趋势,企业效益水平持续改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均实现恢复性增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办公室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明霞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纺织新质生产力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应重点培育科技新质生产力、文化新质生产力和绿色新质生产力,加强数实融合、布局未来产业、厚植绿色底色、文化赋能。在谈及纺织行业发展对策建议时,赵明霞强调,一是立足中长期低速增长市场环境,稳妥决策应对措施;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核心竞争优势。

  2024 年1—5 月我国化纤产量为3208 万吨,同比增长15.39%。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信息部主任吴文静表示,高增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23 年同期基数较低,随着基数的提升,增速会逐渐回落。2024 年以来,涤纶长丝、氨纶库存有所升高,涤纶短纤、锦纶、粘胶短纤库存处于低位。在下游需求方面,2024 年三四月份旺季开机负荷保持高位,特别是加弹、织造开机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回到近年同期高位,五六月份回落。2024 年以来,化纤行业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氨纶自发明以来,以其功能性及舒适性,为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氨纶市场部部长贾舰坦言,目前氨纶品质突破不足,大部分生产厂家仍处于同质化扩建竞争。随着生物基原材料研发及商业化,为绿色氨纶的生产提供保证,绿色氨纶将成为新的亮点;氨纶差异化、功能性产品研发及成果进一步转化,这些都赋予氨纶新的市场机遇。

  技术发展篇:坚持绿色发展,用科技打造氨纶新质态

  BDO(1,4丁二醇)是一种基础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也是氨纶生产的重要上游原料。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副秘书长邓会昌对BDO 行业及下游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健康有序发展BDO 新增项目,大力推广生物法BDO项目;二是谨慎投资BDO 产业;三是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关注PTMEG 上下游产业链。

  随着市场对于氨纶产品质量及细分化的需求,企业对于氨纶油剂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洛阳常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纤维油剂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银鑫表示,油剂配方的确定需要经过实验室验证、中试制样及最终工业生产稳定后确定,油剂的开发需要在实验室和纺丝工厂进行不断的迭代论证。油剂企业需要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实力,着重开发新型油剂原料,达到降本增效的要求。

  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共识,而生物基产业是其中重要一环。现阶段,氨纶的生物基路线各环节正在逐个打通,利用玉米、甜菜、农作物秸秆、甘蔗渣、玉米芯、废弃植物油等生产氨纶上游原料(BDO、PTMEGD等),已形成不同工艺路线。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桑向东表示,目前生物基氨纶存在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规模还较小;生产技术成熟度较低,产业链还不完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足;产品市场推广和应用还需要时间等挑战因素。

  创新应用篇:坚持创新发展,形成应用引领优势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烨介绍了单一材料聚氨酯的各种化学回收方法、原理、技术难题、解决思路,以供氨纶回收借鉴。在目前应用中,氨纶并不是以单一材料出现,而是在涂层织物、混纺织物内,其回收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化学法有溶氨保X-碱解法、溶氨保X-醇解法、溶氨保X-共溶剂法。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马丕波指出,差别化氨纶在服饰用、产业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品用量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氨纶纺织产品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福建省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创新研发运动、内衣、时装领域的功能性化纤面料,公司市场部总监林铃松介绍了不同含氨纶服装的要求和特点,如贴身内衣、瑜伽服、泳衣等要求贴合性好、轻盈;专业运动服装要提供更好运动动态缓震、包裹感、支撑性,以及良好的肌肉压缩;户外通勤与时尚服装,要求提供更强紧密性、平整性,提升质感,增加跨场景、灵活性与舒适性。

  上海七匹狼居家有限公司专注于男士居家服、内衣裤、袜品系列针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表示,氨纶在内衣的应用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氨纶用量持续增加;二是高性能氨纶需求增长;三是环保可持续氨纶受欢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