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高端解读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两会,高端,解读,信息产业
  • 发布时间:2011-03-16 12:54
  编者按:“十二五”规划将信息产业的作用提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那么,对“十二五”规划中信息产业的部署和作用如何理解?被提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的信息产业自身又该如何发展壮大?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就这些问题《计算机世界》报记者约请了多位信息产业的代表、委员进行了独家访谈。

  胡伟武:中国信息产业应该做一根针

  观点 目前,国际巨头的地位难以撼动,从行业、从细分领域突破,是中国IT自主创新的出路。

  3月7日,国谊宾馆,湖南代表团驻地。

  坐在记者面前的全国人大代表、龙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一袭中山装,神清气爽。

  《计算机世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成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您认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原始创新还存在哪些困境?

  胡伟武:我比较欣赏毛泽东思想关于从认识到实践的理论,也就是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理论。很可惜的是,中国在基础平台的研究却总是半圈半圈地来,我们不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回到理论,而是在美国人从实践到认识的基础上,跟着他们从认识到认识,只要美国人新出了一个理论,我们就立马着手研究,而不去看看这些理论是不是真的适合中国。

  什么是原始创新?不是人家做单核我们就做单核,人家做多核我们就做多核,也不是跟风地做云计算、物联网。原始创新必须和实践紧紧结合起来。近几年,龙芯也在做这样的转变,在与客户的磨合中不断完善技术。客户的要求看起来非常苛刻,但是等我们做了两年的磨合后,就会发现在这个领域我们的产品性能要比国外高好几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技术突破?是因为研发和应用结合在一起了,又在应用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

  《计算机世界》:随着苹果、谷歌等公司的兴起,移动互联的浪潮不可阻挡。您认为Wintel阵营真的要瓦解了吗?中国又将如何抓住这些机会?

  胡伟武:我的看法可能比较保守。如果把苹果、谷歌看成是汽车企业,那么,微软和英特尔所代表的就是钢铁产业。我们可以不需要某一个汽车企业,但是,当整个钢铁产业出现问题,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英特尔、微软不会垮掉,而对于中国来说,基础性的平台研究仍要继续,该补的课还是要继续补。

  虽然英特尔和微软是产业巨头,短期内难以撼动,他们就是巨人,我们打不过他们,但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根针,去刺痛它们,实践证明,在具体的细分市场,我们完全是可以在竞争中取胜的。(文/何源)

  全国人大代表、龙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伟武

  陈志列: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

  观点 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在执行上力度不够。

  “我是一个新委员,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但是我是一个老的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政协委员。”3月7日,在北京万达伯尔曼酒店里,记者见到了研祥集团高科技控股董事局主席、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列。

  《计算机世界》:历年委员、代表都有很多关于保护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提案,您的提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您如何看“山寨”问题?

  陈志列:关于打击侵犯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见,我绝不是第一个提的,但我的建议有一点与众不同和新意,就是建议在检察院系统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执行力度。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在执行上力度不够。因此我呼吁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应的规定,明确检察机关对移送案件进行监督的具体办法和责任后果,按照上限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

  “山寨”的确是对自主创新的一种伤害,如果“山寨”也能赚到钱的话,就没有人会投入资金搞研发。而对于“山寨”企业,它们很多都是短期行为,侵犯商标、仿模技术、捞一票就走,这对员工也不可能提供稳定的工资和长久的福利,对民生指数是负面的,所以我觉得打击“山寨”应该会让中国老百姓更幸福。

  《计算机世界》:您一直强调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您觉得怎么使幸福指数有本质上升?

  陈志列:以前我们国家对地方、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考核的一个主要指标是GDP,当有一些跨国公司把它们不愿意放在本国的、有污染、低工资的工厂办到中国时,当地官员明明知道这会伤害当地的民生,但为了拉动GDP,依然愿意招商。事实上,GDP并不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虽然每年的GDP账目是逐年增加的,但生产利润却是大量流失的。而GNP只是指本土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生产总值,反映着中国的企业在国内或者在国外都实实在在给自己赚到的钱。

  要想到全世界把钱赚回来,首先要有品牌,其次有自己的技术和特点,另外就是较高的利润,这样的话本国人民才能富裕起来。(文/王臻)

  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高科技控股董事局主席、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列

  王文京:中国IT产业将进入“黄金十年”

  观点 中国IT产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将迎来一个“黄金十年”。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于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IT产业将成为“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亦将迎来“黄金十年”。王文京所说的“黄金十年”是怎样一个愿景?

  《计算机世界》:您如何理解IT产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王文京: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IT企业,包括软件企业在内,本身就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比如我们软件产业,没有污染、微能耗、高就业率,本身就属于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向。

  第二,IT技术和服务的应用,对于企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发挥重要的作用。IT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改进流程,改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高效率、降低物耗、能耗。特别是促进管理创新,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中国IT产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将迎来一个“黄金十年”。

  《计算机世界》:要实现这个“黄金十年”,中国的软件服务业还面临哪些挑战?

  王文京:尽管在“十二五”规划下,中国软件服务业正在步入“快车道”,但软件业还是面临两道槛:一是核心技术,二是规模扩张。

  一方面,核心技术乏力不仅是中国软件业,也是整个IT产业说不出的“痛”, 不论是在芯片还是操作系统上,中国IT基本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另一方面,相较于国际软件巨头甲骨文、SAP等身价百亿美元的超大“航空母舰”,规模也一直是中国软件企业的软肋。

  《计算机世界》:那么,在新的“十二五”规划下,中国软件业有哪些突破口呢?

  王文京:我认为突破口在云计算,这也是近年来用友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利器,用友在大型的企业应用,特别是现在结合云计算模式的企业应用上,进一步加强研发实力,使得我们的产品技术水平在已有的基础上能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计算机世界》:您在建议案中提到,建议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技术和服务能够满足要求的条件下,优先采购国产产品与服务。您是怎样考虑的,这对本土软件产业将产生什么影响?

  王文京: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采购大量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在积极推进采购国产技术产品和服务,但也有一些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仍然在投入巨资引进一些价格高昂、本土已经可以替代的国外技术产品及其后续服务,不仅建设和运行成本高,而且对国家经济安全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文/何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