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大甩卖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新能源,销量,降价潮
  • 发布时间:2024-10-04 21:28

  文 AO 记者 陈秀娟

  进入2023 年,随着“ 国补”的退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3 年1 月,新能源车销量为40.8 万辆,较2022年12 月份的81.4 万辆月销量,环比下降49.9%,同比下降6.3%。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众车企开启了降价模式,并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潮。

  降价开局

  开年降价的第一枪由特斯拉打响。1 月6 日,特斯拉官宣降价,最高降幅达4.8 万元。其中畅销车型Model 3 的起售价降至22.99 万元,降幅在2 万~ 3.6 万元间。另一款主力车型Model Y起售价也大幅降至25.99万元,降幅在2.9万~ 4.8万元。

  在特斯拉官宣降价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也按捺不住了,比亚迪、AITO 问界、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也硬着头皮降价应战。

  比亚迪方面,已经接连出招。其于2 月10日推出一款畅销轿车的DM-i 车型,售价首次下探至10 万元以内,在“油电同价”巨大吸引力之下订单量骤增,据悉,这款新车上市仅5 天便已收获2.5 万辆的订单。

  不仅如此, 据传其中高端标杆产品“ 汉EV”将推出两款新车型,价格将直接与特斯拉Model 3 对标。

  AITO 问界也加入降价战团,部分车型降价幅度在2.88 万~ 3 万元间。小鹏汽车也在跟进,整体降幅在2 万~ 3.6 万元。

  更有广汽丰田宣布旗下bZ4X“厂家直降3万元限时购”活动,日产官宣旗下首款电动车艾睿雅优惠6 万元,吉利帝豪L PHEV 最高降价3 万元。

  除了直接降价之外,不少车企也在通过诸如限时福利、选配打折、赠送选装、补贴保险、金融补贴、交付礼包等方式来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以达到降价走量的目的。如零跑汽车推出“限时5 000 元抵30 000 元”的限时补贴,沃尔沃汽车于2 月1 日推出“5 000 元抵扣25 000 元的订金膨胀礼”。

  全年普降或成定局

  目前各大品牌的降价政策与“暗降价”动作还在继续上演。

  对此,有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新能源车市的后继价格战只会愈演愈烈,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特斯拉为新能源车的市场标杆,其带头降价对整个行业影响巨大,在特斯拉价位不断下探的背景下,除了比亚迪这样的领头羊外,其他绝大多数品牌很难冒着丢失市场的风险,坚守不降。二是,新能源汽车电池所用的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给了车企降价的空间。据了解,2022 年11月份,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一度逼近60 万元/t 的历史高点,而2023 年2 月7 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46.25 万元/t,跌幅超20%。

  在特斯拉的带动及原材料价格回落的双重效应下,2023 年新能源车价格下降似乎成为必然。

  2023 年有望增长50%

  也有观点认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降价背后的直接原因是2023 年新能源汽车需求疲软。如摩根士丹利指出,2022 年受政策影响,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提前透支,如纯电动车渗透率已经超过20%,2023 年很难看到类似的增长速度。

  不过,在日前召开的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则认为,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新能源汽车在2022 年有所提前消费,但并不会影响今年全年的表现。目前,电动汽车的增长仍然处于高增长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董扬说。

  在2022 年之前,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尚不足20%,但从2022 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迅速提升到25%,未来,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而言更多是替代关系。

  此时,全球新能源领军企业特斯拉和比亚迪所引领的“油电同价”竞争策略,将极大抢占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一般来说,20%、30% 以上就算比较高的增长,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接近100% 是高增长,2023 年新能源市场大概率会出现50%左右的增长,接下来的2024 年、2025 年预计也都会有较好的增长。高比例的增长对市场环境会越发有利,产量大也将更好推动地供需趋向平衡。”董扬进一步表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