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探究

  陈仕品 (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柏果小学)

  小学语文新课标2023年最新版又一次重点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跨学科学习能够为基础课程如语文的学习提供支撑。同时由于跨学科学习的内容丰富、涉及领域较多,通过应用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知识,而是要融会贯通,还要兼备专业和博学,不断优化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就小学语文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实践策略作些探究,以抛砖引玉。

  一、提高教师跨学科能力,拓宽学科视野

  语文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培养跨学科主题项目的敏感性,实现课堂内容与生活实践、学生发展相契合,同时对于不同学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扩充其他学科知识的储备,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方位发展。此外,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应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帮助教师解决跨学科学习的难题,通过培训、召开研讨会等方法,聚集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讨论、备课等方式不断优化跨学科教学设计,以求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提高跨学科合作效率,促进跨学科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

  二、引入跨学科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英语、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同语文学科存在着内在联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利用不同学科的特性,进一步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在英语与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合作中,可以引入英语学科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充满乐趣的语文学习环境。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作品《示儿》,教师可以借助英语情景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排练短剧,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作者的家国情怀,培育其爱国精神;在音乐与语文的跨学科合作中,可通过音乐的节奏与课文有机融合,不断强化学生对语文课文的认识。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搭配义勇军进行曲,通过音乐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自豪和骄傲;在美术与语文跨学科合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科观察的方式塑造作品中的空间,或将诗歌场景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还原。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诗歌《江南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描绘江南的春天盛况,从而对诗歌中场景有更清晰的情感认识。

  三、阅读与生活紧密融合,实现生动教学

  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现,既要做到在课程内容上有序交流和融合,同时还要实现生活层次上的经验收获。尤其是语文阅读和写作,对个人表达能力和情感把握能力要求最高,因此在语文阅读中要进一步进行思维扩展,以数学思维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美术思维正确地对待阅读中人物情感的变化,正确赏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最终将课文置于生活的视角进行观察。如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这篇文章,以一件求学的小事,展现了孙中山在学习上如饥似渴的态度,表达他对学习的热爱和认真。对于这种源于生活的事件,教师应当在结合历史跨学科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回归生活本身,结合历史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无疑是最生动的教学。

  四、优化跨学科作业设计,整合学习资源

  作业是巩固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工具。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始终把握跨学科思维训练的要求,通过观察总结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实现内容的整合后串联形成作业,让学生在优化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开放性作业内容,如“请你为你的家乡写一封信邀请大家来旅游,详细介绍家乡历史、风土人情、音乐文化等”,这种形式既考虑了语文学科的要求又兼顾了其他学科的内容,通过作业设计助力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陈仕品,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凉都“百名诗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