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3 日,2025 海宁家博会开幕首日,第四届“织锦技艺与创新发展”主题沙龙同期举办。该活动聚焦云锦、黎锦、宋锦、壮锦、畲绣等传统纺织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现代转化,汇聚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国风服饰企业代表及技术研发机构,共同探讨传统技艺赋能现代产业的创新路径。主题沙龙由浙江理工大学、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项目组、浙江理工大学—海宁中国家纺城纺织非遗创意馆承办,《丝绸》杂志社、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织造专业委员会协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张海燕在致辞中指出,纺织非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国际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海宁坚持创新与传承并重,进一步发挥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将传统织锦缎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推动了海宁许村“国潮时尚小镇”的发展进程。对于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她建议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坚持区域特色与国际化传播,让纺织非遗与织锦技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明松表示,海宁始终在纺织技艺更迭中奋勇争先,在传承中创新求变,通过文化赋能产业转型、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为纺织非遗的传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技艺的传承创新发展,通过现代纺织设备批量化生产,非遗技艺结合文创产品,开办研学课程等“非遗+”的模式,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热烈欢迎全国各地的纺织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来海宁交流对接,一起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会上,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浙江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祝成炎,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理工大学—海宁中国家纺城纺织非遗创意馆馆长贺荣,非遗黎锦旗袍的缔造者、海南黎罗国际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虹,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刺绣协会会长潘丽娟,濮绸技艺传承人、桐乡市万锦堂濮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继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南京承创云锦研究中心主任吴颖,杭州擎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斌等嘉宾分别就织造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织锦产品的原材料选用、黎锦旗袍服饰文化产业链、品牌跨界合作的经典案例、纺织非遗项目面临的效能之困等议题展开了探讨。
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拥抱文化,将文化融入生活,通过技术提升,实现传统文化引领现代时尚,必将推动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唐晓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