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天文学——二月二,春龙节

  文/ 宋媛媛 图/ 老 无

  农历正月过后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就是春龙节了。也许这个名字会让你感到陌生,提起它另一个名字,一定无人不晓,那就是“龙抬头”。民谚有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代表着春天来临,也是农民播种的时候。这句话寄托着人们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那为什么会称为“龙抬头”呢?龙在哪里?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

  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

  彩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

  ——[唐]皇甫冉 《东郊迎春》(节选)这两句诗描写了古时人们迎接春天的场景。早春往往延续着冬天的寒冷,而日历在古代老百姓家中并不普及,他们是如何知晓春天的到来呢?其实只要掌握星空的变化规律,就能发现春的脚步。也许你知道北斗七星有指示季节的作用,古人早早就通过观察北斗七星,发现了它的斗柄指向不同,季节在变更。除了北斗七星,还有很多星宿也能作为季节的标志。诗人皇甫冉说早上看到了腾云驾雾的“苍龙”,于是去东郊举行迎春的仪式。这里的龙,指的是天上东方苍龙七宿。我国古代把二十八星宿平均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一种神兽来表示,它们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称为四象,每一象由七个星宿组成。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分别代表苍龙的不同部位,比如角宿代表龙的犄角,亢宿代表龙的脖子,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代表龙尾。这七宿连起来看,就像一条在空中腾飞的巨龙。

  在古代,皇帝和众大臣在立春这天会去东郊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可见古人对春天的重视。诗中的“天仗合”是一种吉祥的云,“太阶平”指的是天上名为“太阶”的星,都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向往。

  苍龙与星象

  古人通过观察星空,很快掌握了东方苍龙星宿运动的规律:在冬季,东方苍龙七宿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无法看到;随着春季的到来,苍龙会在日落后不久“崭露头角”;当代表苍龙头角的大角星和角宿在日落后露出地平线,人们发现每到这时候,天气变暖和了,农民们马上就可以播种了,便以此作为春天的标记。这便是“龙抬头”的来历。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把二月二定为春龙节,这就是可以看到“龙抬头”的时候。

  大角星和角宿一曾被古人看成东方苍龙头上的两只角,不过由于大角星距离黄道较远,后来人们又把角宿一旁的角宿二作为龙角。大角星是春季北半球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它与角宿一、五帝座一共同组成了春季大三角。大角星是一颗0 等星,发出的光芒金灿灿的;角宿一是一颗1 等星,发出蓝色的光芒。你在城市的夜晚也能看到这两颗星。不过由于岁差的影响,“龙抬头”的时间一直在后移,如今想在傍晚看到大角星和角宿一,要等到清明节前后了。

  春龙节的传说

  在古代,龙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技能,那就是降雨。二月二的春龙节大都处于雨水和惊蛰两个节气之间。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庄稼生长需要春雨的滋润,而龙被认为能行云布雨。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在日落后看到苍龙七宿升起,还会举行祈雨仪式。俗语还有“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在春龙节前后,下雨对农事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春龙节,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玉皇大帝变身成一个乞丐到民间游历,他来到一个财主家门前,伸手向主人乞讨。不料财主不但不给他饭吃,还放出狗来驱赶他。玉皇大帝非常气愤,觉得地上的人太坏了,要加以惩罚。回到天庭,玉皇大帝命令负责降雨的苍龙三年不许给人间降雨。庄稼因旱灾而颗粒无收,民间哀鸿遍野。苍龙看到了这个悲惨景象,不忍百姓们饿死,便偷偷地下了一场雨,解除了旱灾。

  老百姓十分感激苍龙,称之为龙王爷。不久后这件事被玉皇大帝得知,他生气地把苍龙打入凡间,用一座大山压住,并在山边立碑写道:“苍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碑文写得很明白,要想让苍龙重新登上天庭,除非“金豆开花”。老百姓知道苍龙受到了惩罚,纷纷为之鸣不平。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农民播种时,一位聪明的农民看到金黄色的玉米粒,突然灵机一动:这不就是金豆嘛!于是他马上告知大家,让家家户户都在大锅里炒起了玉米粒,“嘭!嘭!”玉米粒变成了玉米花,金豆真的开花了!最后,玉皇大帝只好把苍龙召回了天庭。人们为了纪念苍龙降雨,便有了春龙节。

  白居易有诗描述二月初二这天,一场春雨过后,天气放晴,小草和庄稼嫩芽初生,一群骑马的少年在十字渡口排成一队前行,真是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

  在春龙节这天,有些地区的人们一天不动针线,怕刺伤龙眼。这一天,很多人会把吃的东西冠以“龙”字,比如吃面称为吃龙须面,因为“龙须长长,万事吉祥”;吃饺子称为吃龙耳饺子;吃春饼称为吃龙鳞饼。大家更为熟知的是,这一天有理发的习俗,称为剪龙头。此外,还有放龙灯、起龙船、舞龙等。这些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对苍龙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