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挥毫的爸爸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苹果龙南小学六年级王可逾

  指导教师白璐

  提笔舔墨趣味间,挥毫落纸如云烟。六尺书桌上,立着笔架,摆着砚台,卧着镇纸,铺着毛毡,碎花笔洗、釉彩笔筒和线装字帖占据了大半桌面。这书桌,就是爸爸的“书法桌”。桌上,一盆素净的蝴蝶兰与他朝夕相伴,见证了爸爸日出提笔、日落挥毫的点点滴滴。

  前天晚上,刚吃完饭,爸爸又开始铺纸挥毫了!宣纸上已写了不少字,那字苍劲有力,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见我看得入神,爸爸兴致更高了:“你看,这一点如高峰坠石!……儿子,这一长横怎么样,是不是气贯长虹!”

  爸爸从身后的一大堆宣纸中抽出一张,教导我:“做人先学礼,蘸墨先润笔。”说着,他将毛笔浸入清水。把笔擦干,吸墨,轻转笔杆儿,在砚台侧壁把多余的墨刮掉。刮好的笔头像一枝含苞待放的墨荷。爸爸提起笔,写起来如行云流水。第一笔是短横,那细腻的出锋让人惊叹;第二笔是短竖,那粗短的笔画稳重有力,别具美感;第三笔是长横,顿笔潇洒,行笔时向上微拱,像一座横跨江面的拱桥……不一会儿,“幸”字便写完了。那字大气端庄,稳如泰山。

  我忍不住拿起笔也想试一试,落笔时才发现写毛笔字并不简单。刚下笔,手一抖,横一下子就歪了。下一笔是短竖,我的起笔又重了,这竖又黑又粗,像块石头……爸爸见了,也不笑我,只是说:“练字也是练人,要提得起,放得下,提放之间那是多少年的功夫、多少年的沉淀。你不用太心急,慢慢练,总能出效果的。”接着,他又给我讲了很多书法名家的故事:王羲之的恣意潇洒、颜真卿的刚正不阿、郑板桥的别具一格……他的眼中闪着光,那是对传统的热爱、对前辈的崇敬、对圣贤的追求。

  这天,我真正明白了爸爸不仅是在练字,更是在警醒自己要做一个好人。他练书法,是因为爱好,更是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