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为引“中轴Citywalk”

  • 来源:北京纪事
  • 关键字:中轴,Citywalk,文化
  • 发布时间:2025-04-18 10:52

  北京有一条世界闻名的中轴线,它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为现今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缘起于十三世纪的元大都,定型于十六世纪的明京城。数百年的风霜雨雪,为它披上了浓浓的历史“包浆”,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2009年,北京市提出城市中轴线申遗;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了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主流媒体积极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与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先后推出多款文创地图。这些地图从不同视角展示北京中轴线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形象阐释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意义——以确认历史文物遗址价值的形式,定义理想都城规划、建设、管理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模式,进而定义传统中国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理秩序。

  这些文创地图的表达重点和讲述方式各有不同,但它们都遵照官方文件的权威表述,将北京中轴线自北向南打开,充分展示出北京中轴线“自北而南”的历史本貌、“面南而王”的政治传统与“以北为上”的民间习俗三者的高度一致性。

  在已见到的文创地图中,最早问世的,是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办公室与新京报社2022年11月16日联合出品的“中轴线百问”。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关键时点推出的这份地图,长154厘米,宽54.5厘米,是被集报人称为“八连版”的连体报。遵从“以北为上”的传统理念,地图的正面依次展示钟鼓楼、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地安门内大街、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正阳门、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御道遗址、永定门十九处场所/建筑的示意图;并请读者按照自己的印象,为中轴线上的场所/建筑图样填上适当的颜色。地图的背面调转90度方向,从右至左标明从钟鼓楼到永定门十九处场所/建筑之间的地理关系,并以五十三个“?”设置了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点,图文并茂地表达了“中轴大观·俯仰千年”的主题。顺便说一句,在朋友送给我的这份地图上,贴有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为主图的个性化邮票,加盖“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北新桥邮局2024年7月27日的风景日戳,以“邮戳记史”的方式见证了这个令人难忘的重大历史时刻。

  最权威的文创地图,应该是2024年7月29日《中国文化报》的“北京中轴线特别报道”。在申遗成功之后第一时间与世人见面的这份地图,长154厘米,宽54.5厘米,同样也是一份“八连版”。地图的正面以“中”为关键词,以“中轴雅韵”为主题,以“上北下南”的方式标明北京中轴线申报遗产边界范围,标注中轴线遗产区和中轴线缓冲区的四至(缓冲区北侧边界位于安定门—德胜门一线;南侧边界位于南三环一线;西侧边界位于西四—西单—开阳桥一线;东侧边界东长安街以北部分位于东四—东单一线,以南部分因故分段向东延展)以及相应的经度和纬度;依序标注十五个遗产构成要素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的相应位置;特别重要的是,图上标明“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景山、故宫、端门)、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正阳门、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以及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重要属性包括格局与位置、建筑与景观、功能与传统三个方面,使人们对北京中轴线的主体架构和价值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地图的背面以“和”为关键词,以“礼和天下”为主题,以“图片+文字”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从北到南十五个遗产构成要素的基本功能和主要内涵。应该指出,这份地图的珍贵图片及资料文字,均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办公室提供,从而确保了关于“北京中轴线”表述的权威性、准确性、规范性。

  最接地气的文创地图,则非2024年12月北京日报融媒体工作室出品的“胡同开门——中轴线特别版”莫属了。这份地图长70厘米,宽50厘米,将中轴线沿线及周边地区的九十八处胡同从北向南统一编号。地图的正面是三十二处中轴线沿线胡同的位置和介绍,从位于钟鼓楼地区的豆腐池胡同、烟袋斜街、钟楼湾胡同一直到位于天桥地区的小喇叭胡同及永定门外大街。地图的背面则是融媒体工作室推荐的九十八处胡同示意图,重点展示正面未涉及的中轴线周边的六十六处胡同。读者扫描每个点位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胡同开门》拍摄的介绍视频,了解中轴线沿线及周边地区更多的胡同信息。从游什刹海到逛大栅栏,从观看京剧到品尝咖啡,从选购布鞋到欣赏京作硬木家具,从名人故居到文化产业园,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胡同开门——中轴线特别版”堪称烟火气满满。北京中轴线与胡同里的市民生活紧密相关,融为一体。

  适应当代人“读图”和Citywalk(城市漫步)的时尚需求,这些文创地图引导游客打卡北京中轴线上的著名景观,领略中轴线周边的城市风貌,体验“中国理想都城秩序”之美,为探索更多的中轴线打开方式、推动首都特色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

  编辑 郎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