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遭受家暴后房产也被抢夺,她该怎么办?
- 来源:方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聋哑人,家暴,房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25 15:02
文|方圆记者 涂思敏 通讯员|许燕琼
张晓霞是孤独的,没有交心的朋友,也没有同龄的玩伴,平日里就帮年迈的外祖父母干点农活。可这种孤独与不幸并没有打垮张晓霞,农活不忙的时候,她就自己找家里的书看,一点点琢磨书里的文字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检察官接到了一起特殊的求助。
求助者名叫张晓霞,是一名听力一级、言语一级障碍的聋哑人。在张晓霞5岁的时候,她的父母便离异了,而后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留下的张晓霞成了家里的累赘,被送到外祖父母家后,父母也不再关心她的生活了。
被送到外祖父母家没多久,张晓霞突发高烧,家里老人觉得发烧是小事,没把张晓霞的病放在心上。可这烧就是不退,硬生生烧了几天后,张晓霞发现自己听不见声音了。再过了一段时间,张晓霞彻底聋了。
可是张晓霞的不幸遭遇并没能改变她在家里的待遇。外祖父母家住农村,两人年岁已高,没读过什么书,不知道聋人要去上专门的学校。到了入学年龄,张晓霞被送到普通小学,可她完全跟不上,没过几年,她就辍学了。
张晓霞是孤独的,没有交心的朋友,也没有同龄的玩伴,平日里就帮年迈的外祖父母干点农活。可这种孤独与不幸并没有打垮张晓霞,农活不忙的时候,她就自己找家里的书看,一点点琢磨书里的文字。张晓霞通过自学,几乎能够认全了普通书籍里的常用字,并能通过手写汉字跟别人进行简单的沟通。
被家暴十年
时间转眼来到张晓霞成年后,张晓霞虽是聋哑人,可人长得很漂亮。成年后,张晓霞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名当地男子朱圣韦。2012年1月5日,张晓霞与朱圣韦办理结婚登记。同年的10月,张晓霞诞下一名女婴。5年后,张晓霞又生下了一名男孩。
张晓霞本以为,结婚是能让她摆脱自己悲惨生活的重要转折点。可没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结婚后,朱圣韦对家庭的照顾并不多,两个孩子都是张晓霞一手拉扯大的。由于张晓霞是聋哑人,她很少有机会能跟周围的宝妈进行沟通。再加上她没上过聋人学校,不会手语,也无法融入到当地的聋哑人圈子里。
结婚后,除了照顾孩子,张晓霞就被困在厨房与客厅的分寸天地内。日子渐渐过去,孩子也长大了,而朱圣韦重男轻女的本性也暴露出来了,自从儿子出生后,他对女儿便不管不顾,满心只有儿子。不仅如此,他开始因为一些日常琐事对着张晓霞大吵大闹,生活和工作上稍有一些不如意,他甚至就动手殴打张晓霞,张晓霞根本就没能力反抗。
张晓霞不会说话也听不见,想报警却没法打电话,被打后想哭想反抗,却发不出声。
张晓霞没有其他的亲人可以依靠,把她养到大的外祖父母年岁已高,而自从她出嫁后,应了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张晓霞的娘家人几乎完全切断了和她的联系。亲生父母重组家庭后,又分别生下了弟弟妹妹们,可他们也从来不愿意跟张晓霞有任何往来。前几年,张晓霞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在当地结婚,邀请了很多家人亲戚,就是不请张晓霞来喝喜酒。
张晓霞就这样默默承受着,直到忍无可忍。2023年7月,张晓霞决定向法院起诉离婚。可她是聋哑人,如果走自行起诉离婚的路,不可能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在这时候,有人告诉张晓霞,检察院有支持起诉的职能,或许她可以去试一试。
民事部门检察官陈琦还记得第一次见张晓霞时的场景,她在手机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自己的经历,时间虽然耗得有点长,但陈琦能感觉到张晓霞逻辑清晰、头脑聪明,除了一些语气词和敬语的表达外,她与常人无异。
张晓霞第一次想到起诉离婚,是在2022年,那时候他们的婚姻已经存续了10年之久。在这之前,张晓霞虽然遭受过朱圣韦的家暴,但她没有应对家暴的知识。作为一个小学都没毕业、没上过聋人学校、对世界的大部分认知都是从书本里得来的女子,她不知道遭遇家暴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张晓霞告诉陈琦,朱圣韦刚开始打她的时候,她从没想过报警,因为“不知道报警也是一个选项”。张晓霞也不知道家暴后她需要学会固定证据;需要学会去医院做伤情鉴定,而不是一次次等身上的伤都恢复完全后再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
那天下午,陈琦听完了张晓霞的故事,她下定决心要把这个案子跟到底。
2023年7月12日,张晓霞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向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同年11月1日,吴兴区检察院依法对张晓霞起诉离婚一案作出支持起诉的决定。经过审理,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准许张晓霞与朱圣韦离婚,婚生女由张晓霞抚养,婚生子由朱圣韦抚养,抚养费由张晓霞和朱圣韦各自负担。
被剥夺的房产
婚虽然离了,可更加现实的问题摆在张晓霞的面前。
张晓霞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贫困。离婚后,张晓霞一个人带着女儿,自己找了份工厂打零工的体力活。每个月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大约3000元,工作内容需要她搬重物。可张晓霞之前曾受过一次重伤,手臂也落下了残疾,这份工作她干得很吃力。除了养育她长大的外祖父母,其他家里人不愿意给张晓霞任何资助。
在这10年婚姻里,张晓霞无偿地把自己奉献给家庭,带大两个孩子,操持家里的一切。可离婚后,张晓霞只能打零工,没有一份稳定长期的工作。在结婚前,张晓霞符合低保户的一切标准,每个月能拿到一定数量的低保金。可在结婚后,因为低保的发放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朱圣韦的收入也会被纳入计算,所以张晓霞不再符合低保发放的标准,也就拿不到低保金。离婚后,张晓霞的情况是符合领取低保金条件的,但是她却不了解这一政策情况,因此,离婚后张晓霞的低保金一直没有落实。
另一个更复杂也更难解决的问题是房子。在张晓霞和朱圣韦的婚姻存续期间,两个人住的房子是张晓霞外祖父母的农村老家拆迁后,由户口所在地分发给张晓霞女儿王小灵的安置房。分房时,张晓霞的儿子还没有出生,张晓霞的女儿王小灵分到了约100平方米的面积。
离婚后,朱圣韦却不愿意带着儿子从房子里搬出去,因为他想从张晓霞这里再为儿子争取些拆迁后获得的利益。两人沟通无果后,朱圣韦甚至带着自己的父亲也住了进来,说什么也不肯搬家。
张晓霞也想解决问题,但以她的条件实在没有能力和朱圣韦谈判,所以只能任由朱圣韦一家霸占着她的房子,她和女儿无家可归。张晓霞现在只能住在工厂的员工宿舍里,工作日的时候把女儿托付给外祖父母家,只有节假日和周末才有空把女儿接回来,母女俩过过简单的小日子。
房子的问题没法解决,张晓霞觉得自己住宿舍没什么,可女儿王小灵不行。王小灵正在上小学6年级,正是小升初的关键阶段。王小灵天资聪慧,成绩很好,可由于家庭的缘故,她的性格一直都很敏感内向,而借住在他人的家人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王小灵现在暂时居住在老家的安置房里,这里不仅住着几位老人,还有张晓霞同母异父的弟弟,张晓霞的亲妈和继父等一大家子人,甚至家里的其他亲戚也时不时会住进来,人口又多又杂,王小灵免不了听到很多闲话。
张晓霞的外祖父告诉陈琦,王小灵借住在家里的时候,几乎从来没见过她主动开口说话。外祖父说,哪怕是春节的时候,张晓霞也只能把小姑娘接到员工宿舍里,母女俩在工厂里相依为命着过节,虽然有亲戚,但是彼此都不来往。即便在周末和节假日,母女俩独处的时候,王小灵也很少对母亲敞露心扉。再加上张晓霞是聋哑人,而她的女儿是健听人,母女俩在交流上也有一定的障碍。所以要回房子,成了张晓霞一家的当务之急。
得知张晓霞的情况后,因为事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相关的案件线索被移交给了吴兴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林洁。张晓霞和张小灵在获得法律援助之后,明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向法院起诉,希望朱圣伟一家能够搬离。检察官审查了相关的证据材料后,决定支持张晓霞母女向法院起诉。
司法救助
吴兴区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检察官陈瑜芳告诉《方圆》记者,吴兴区检察院认为张晓霞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且系农村地区生活困难的残疾妇女,属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妇联持续部署开展的“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的重点救助对象,于是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于2024年2月29日向张晓霞发放了司法救助金。
除此外,还能为张晓霞母女做些什么呢?在之前的调查中,陈瑜芳发现张晓霞在婚姻存续期间,由于丈夫的收入被计入家庭人均收入,故未纳入低保群体。但离婚后,她和未成年女儿单独生活的情况符合低保家庭和困境儿童的申请条件,但张晓霞本人并不清楚这项政策。对此,吴兴区检察院根据该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立即联系民政、妇联、残联、教育等单位,希望尽最大努力为张晓霞母女争取落实相关的生活保障。
此外,针对张晓霞不仅听力残疾、手臂也曾因伤评定过残疾等次,不适宜从事原体力重活的情况,在检察官的沟通下,张晓霞所在的企业协调为她调整了适配的岗位,并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现在,张晓霞在工厂做着一份产品质检的工作,身体负担极大被减轻。
2024年3月5日上午,临近妇女节前夕,与吴兴区检察院检察长沈璋副、吴兴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黄晓燕一起,办案检察官们共同前往张晓霞所在的村委会,对张晓霞母女进行了走访慰问。4月上旬,让陈瑜芳一直牵挂的事情终于有了回音:民政部门依照政策规定为张晓霞母女顺利落实了低保金和困境儿童补助,母女俩此后每月可领取低保金及困境儿童补助金共计2210元,这意味着她们的基本生活能得到更长久的保障。
2024年5月6日,张晓霞收到了吴兴区法院和检察院发放的司法救助金共3万元,低保家庭补助以及困境儿童补助金也被顺利发放下来。收到救助金时,张晓霞愣了一会,由于无法说话,她随后在手机上打了四个字——“谢谢你们”,并展示给检察官们看。
当地妇联也将王小灵纳入“温暖港湾”关爱救助项目,让王小灵成为妇联的重点帮助和长期关注对象。在检察院的沟通下,王小灵的学校将她的学杂费全部免去,并额外提供了营养餐的补助。此外,王小灵所在的学校将其纳入帮困助学项目保障其就学,并针对其因家庭变故造成性格内向的问题持续进行心里疏导的跟踪与帮助。
2024年12月23日,在吴兴区检察院几位未检检察官的帮助下,张晓霞和前夫朱圣韦就这起返还原物纠纷案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经法院主持协调,朱圣韦需要在2025年1月2日之前腾退并搬离旧房。2025年1月3日,法官和检察官又对张晓霞家的情况进行了联合回访,确认朱圣韦及其家人已经彻底搬离,张晓霞最终拿回了房子的居住权。
在2025年春节前,吴兴区检察院控申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民事检察部门的检察官上门探访张晓霞和她的女儿。张晓霞和女儿现在终于住回了温馨的小家,张晓霞说她正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而她的女儿也在慢慢放开自己,拥抱新的生活。(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检察官到张晓霞家中进行慰问并了解情况。(来源: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