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警惕航班理赔骗局
- 来源:电脑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警惕,航班,理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5-09 11:20
邻安
环环相扣引至假网站
来自浙江的周禾(化名)前段时间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国航的客服,说周禾第二天飞北京的航班取消了,询问是否要改签或退票。因为周禾此行是出差去参加线下活动,所以下意识有些着急,加上客服准确报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后四位数以及航班信息,她顺理成章地相信了对方。
客服声称可以改成延迟半小时出发,他们提供免费改签,以及300 元的赔偿金。随后客服引导周禾打开支付宝进行收款,发送了一个验证码并解释操作步骤:需要开启理赔通道+ 填写验证码。但周禾照做后款项并未到账,此时她已有些不耐烦。对方解释其他人都很快就顺利到账,可能是因为周禾的账号比较特殊,随后将业务继续转交给另一位男同事处理。
“他说没关系可以通过民航局官网理赔,官网有理赔申请端口,我用电脑打开了民航局官网,但是找不到。”周禾复盘时才意识到这里的漏洞,她当时进入的是真正的民航局官网,自然看不到骗子所谓的端口。随后第二位客服让她再输入一个网址进行二次尝试,这个页面中的确能看到理赔申请,但提示“该账户暂未开通企业收款”,要求下载线上会议并认证,再重新提交理赔申请。
就在她上网搜索“支付宝未开通企业收款”的相关问题时,刷到了揭露航班延误诈骗的帖子,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挂断电话后周禾联系航司,得知航班并未取消且时间一切正常,于是选择报警并反馈了骗子的电话号码和假网址。
第三方软件套取密码
在上海念书的程一(化名)也有类似的经历,起初他也因客服准确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航班信息并未怀疑,随后对方让他在支付宝搜索延误险,发现没有保单后声称出了问题需要对接人工,于是他也在假网站上看到了“未开启向企业收款的权限”的提示。
客服以此为由让程一安装第三方软件,并提出为保护双方权益,赔付指导过程需要全程录音,程一点击录音按钮后授权了软件权限,事后他才惊觉这里他以为的“录音”权限,实际上应该是对方为窥探密码设置的“录屏”。
按照指示,程一打开了中国银行并申请开通企业收款功能,但返回到理赔客服处被告知并未开通成功,理由是他中国银行旗下的银行卡无法开通该功能,于是程一又打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手机App 多次尝试,多个密码由此泄露。
直到身旁女友向他展示“最新电诈,航空延误理赔”的搜索结果,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关闭软件并登录航司官方App 查询航班信息,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意识到被骗后程一紧急删除第三方软件并修改各银行密码,所幸因卡内并无大额资金免遭一劫,但回忆起自己在此过程中忽然失去思考,如提线木偶般一步步落入对方的圈套,他顿觉背脊发凉。
“最可怕的是这个电诈人员是我遇到‘最好的客服’。”程一不免感叹,“他耐心、严谨,每一步操作都循循善诱,等待空隙还会开玩笑,致使我不断拉低心理防线,按部就班完成如此麻烦的理赔流程。”但真能做到如此天衣无缝吗?
事实并非如此,程一在事后复盘时找出了其中不少破绽,只是在通话时由对方掌握了节奏,环环相扣的安排让人无暇考虑太多。
首先,客服电话来自香港,客服人员的普通话很不标准,在沟通过程中对流程以外的问题含糊不清。其次,客服之间的转接是无缝衔接,没有接入等待时间,以及常规的确认服务单号及诉求的环节。此外,理赔申请是在第三方网站而不是航司官网,并且第三方网站的支付宝理赔板块显示的是南航的头像,与他机票对应的航司并不相符,程一当时以为可能航司之间有什么合作并未多疑。
机票退改签的电诈套路
根据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基本能够梳理清楚这类航班理赔的电诈套路:利用旅客出行前行程变动导致的紧张心理扰乱其理性判断,再报出航班和旅客信息博取信任,然后提出退款和理赔方案进行利诱。
在操作环节,“客服”会先引导旅客去支付宝这类正规平台以便降低警惕,再用系统或账户问题将旅客引至假网站,以假网站上申请理赔失败为由引导下载第三方软件,获得屏幕共享授权,顺利套取旅客的银行卡信息和支付密码。其间若旅客犹豫或提出质疑,对方还会用理赔有时效性、改签航班余座不多等借口催促尽快操作。最后旅客不仅没有拿到所谓的赔偿金,自己账户中的存款还被洗劫一空。
中国民航网曾就“如何识破机票退改签骗局”给出官方提示,首先看来电号码,航司或正规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平台只会用官方电话联系旅客,因此如果是境外或个人来电大概率是违法分子的冒充。
另外,无论金额大小,以任何理由提到钱财交易都需要引起重视,可以通过询问对方工号、主动致电官方平台咨询信息,或登录官网查询等方式进行确认,如果对方以赔付为由提出下载第三方软件,基本可判定为骗局。
最重要的是,绝不能“共享屏幕”,有时对方会以其他权限遮掩,比如程一遇到的录音授权。但凡涉及人脸验证、录音录像、填写验证码等权限都需要提高警惕,这些都是骗子得以套取余额的关键信息。
其实无论记住多少技巧,关键还是在于时刻提高自身的反诈意识,正如程一最后的反思:“收起对电诈的轻视,你永远也不会想到它披上了怎样的外衣来接近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