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
- 来源:基础教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写作,兴趣,做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07 15:27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中心小学严积芳
摘要:目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痛,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呢?本文将从设置展栏,组织竞赛;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课外活动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在节日中捕捉写作的素材;注重作文批改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写作;兴趣;做法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入门的向导,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积极性就会十分高涨。可是目前,作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迫于师命,写不出又不能不写,无奈就拿起《作文选》这块敲门砖,搞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以一当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墨守成规,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开拓精神,难以适应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设置展栏,组织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爱显示自己,尤其是具有强烈写作欲望的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或场所,以便引起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关注。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其欲望,营造“作文不难,作文有趣”的氛围,培养其写作兴趣。1.可以在教室比较醒目的地方设置各组的展示墙,展示墙上的一角设置一块展示园地,分“佳作共赏”“小作家摇篮”“新星闪烁”等几个小栏目。各组挑选出每次作文训练中出现的佳作,经过自改、互改和小组的精心修改后,重新誊写,当做范文张贴展出。期终分类,装订成册,成为学生自己手抄本“优秀作文选”。这样不仅满足了作文“强手”的欲望,也给同伴以激励,发挥了榜样的作用。2.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写作兴趣,可以要求各组有针对性地把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习作“改璞为玉”,扶上展台,让他们也“潇洒走一回”,尝尝成功的喜悦,体验作文的乐趣。中等生和学困生看到自己也能写出好作文,写作文、改作文的兴趣会骤然大增。3.为了使学生写作热情不断升温,持续发展,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季节的变化及活动课内容等组织有奖征文竞赛。如“三八”妇女节前写《我为妈妈做件事》;教师节写《难忘恩师情》;结合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写《我为班级添光彩》等。因为征文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一般比平时课堂作文发挥得好,成功率高。
二、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流失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比如有一词用得很恰当,或者一个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也要在改中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我班有一位同学怕写作,并且和同学之间关系相处不好,在《伟大的友谊》一文中写出了自己的苦恼,在结尾写道:“同学们,你们理解吗?”我就在讲评时,特地选读了它。当读到结尾一句时,同学们大声地说起来;“理解!理解!”这位同学后来对我说:“那时我心里热乎乎的,看着老师和同学的微笑,觉得是作文给我和同学带来了沟通和理解。”从此,他提高了写作文的积极性,并主动要求担任班级的通讯员,写作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近几年来,我班许多同学在竞赛中获得了荣誉,在连续三届贺州市及平桂区举办的书信比赛活动中也有不少同学获奖,这不仅调动了获得荣誉的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三、在课外活动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如:在年级拔河比赛后,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还有的学生说出比赛获胜后的喜悦心情。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小作文。吴小莉同学在习作中写到:我们班输了,因为我班的胖子没有三(1)班多,比赛中,随着口号,我们的劲儿往一处使,所有的同学的手都磨红了,张文俊和陈志琪由于站在前边,摩擦力大,手都磨出泡了,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同学们都竭尽全力了,所以我觉得我班这种团结的精神是无法比拟的。这种朴实的话语不正是我们想要得到吗?孩子们既在玩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又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灵感。因此,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
四、在节日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充分利用节日实施感恩教育并及时捕捉写作的素材。因此,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父母的不易,或做做家务活,或为父母排忧解难,在自己的行动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验成功,这样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如:母亲节,为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体会到母亲的辛勤和伟大的事迹,结合班会课进行教育。特意在母亲节的前一天开展“惊喜的礼物”主题班会,孩子中午替母亲刷一次碗,晚上为母亲洗一次脚。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学生不但每个人都能如期向同学们汇报,而且均能真实生动地叙写自己的整个“孝心活动”的行为心理过程。我自己都为他们描述渲染的亲情所感动。每一位学生写的都极具个性,毫无雷同,即使是作文水平最不好的同学也能写得文通字顺,情真意切,令人刮目相看。字里行间表露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想法。由于是“真心话”,看起这样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张婉恬同学在《第一次给母亲洗脚》中这样写道:“妈妈的脚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光滑,脚后跟布满了裂痕,摸着粗糙的脚,我哭了。从小到大,都是母亲照料我。我曾经想过要报答母亲,以为拿出母亲最满意的学习成绩,就是对她最好的报答。可是,我现在才发觉自己是那么不懂事,就在昨天还吵着和您要一件不该买的衣服。我感谢您的理解和包容。我爱我的妈妈。我愿她永远健康幸福!”这次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亲情教育。
五、注重作文批改,培养写作兴趣
凡是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或作文上被老师画上好句子的同学都要上讲台,或把自己的优秀作文读给同学听,或把自己作文中优美的句子读给大家欣赏。所以,每次作文到了学生手中时,教室里热闹非凡,相互都在比,看谁的优美句子最多。这样一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一定会在下次作文时想方设法把句子写得越来越生动形象,盼望着下一次能走上讲台展示自己优秀的作品。由于学生的直接参与,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写作积极性也有了大大提高。现在每写一篇作文后,学生都很认真地阅读老师的批语,还能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途径写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同时我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尽量做到有针对性、鼓励性,想方设法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不掩饰、不迁就,而是注重婉转,用带有启发性、交流性的语言来评价。比如“:你越写越棒,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老师认为你还可以写得更好,相信自己,你能行!”“今天,老师又发现了一位写作高手!当然如果你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那就成为一篇近乎完美的作文了。记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学生读到或许有点带夸张的评语时,不仅拉近了师生间、学生与写作间的距离,还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在内心深处触发了他们要继续努力的激情,从而把学生从被动的写作中解脱出来,使作文成为他们的乐事、趣事。
总而言之,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和实践,.我相信只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立足于学生丰富的生活、快乐的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就一定能让学生从“厌”写变成“乐”写,由被动变成主动,由低效变成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让他们的作文越写越好。
参考文献:
冯业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