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态、麻将与算盘

  • 来源:文苑
  • 关键字:醉态,麻将,算盘
  • 发布时间:2011-05-20 13:11
  醉态

  以前在谈到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时,一定会举烂醉街头的例子。日本人会在街头酩酊大醉,高歌放吟,踉踉跄跄,拉住路人惹麻烦。中国人同样也是人,对酒精的反应应该是相同的。不过,中国人以烂醉为耻,是从小就开始的。中国人尊重老人,以有自制力、成熟为荣。小孩式的兴奋,只能证明此人是“小人”。因此,中国人大醉之后,会避免在人前出现,不会大摇大摆地在路上大叫大嚷,而是悄悄走小路回家。

  日本人肯定会说,醉了还能那么理性吗?那喝酒还有什么意义呢?日本人不怕醉了露丑,并以此来夸耀自己想喝多少就能喝多少。不过,如今日本的酒席宴会上醉汉少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原因有很多,例如警察力量充足,醉汉马上被保护起来了:即使有吐的,也马上被清扫干净了。

  麻将

  将食案举至眉高的风俗是中国的古礼“齐眉”——与眉一般高,但在中国早已灭迹。中国餐厅的服务员漫不经心地端着盘子,“哐当”放在桌上。在日本,去有些名堂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举案齐眉”。

  不光是旧传统,较新的中国原创也在中国消失了,但日本还保存着的。麻将就是一例。

  本来麻将是中国宫廷,而且是后宫想出来的游戏。时间很充足,可以慢悠悠地打出大牌。

  到了日本,麻将变成了目不暇接的忙碌游戏,像赛跑一样变成快打。

  我小时候,家人拥有的麻将是每人手上十六张牌,有“春夏秋冬”这几张没用的牌。现在日本的麻将毫无例外都是人手十三张。

  不论何时,日本人只按需选取。明治以后,日本把富国强兵放在了第一位,其他关系不大的都被放在了一边。这是重点主义的表现。

  因此,虽说只是麻将,但跟游戏本质没有太大关系的惹麻烦的牌就被清理出去,抓重点,就产生了十三张牌体系。

  算盘

  日本人是跑步走的民族。

  广交会举办期间,在广州街上,朝停着的公车奔跑的,一定是日本人。中国人会想:“那辆公车已经开出去了,还是等下一辆吧。”便不会再跑了。

  中国人走路,先用脚跟“咔嚓”一声敲在地上。然后再慢慢让脚板着地,很是从容。这样走路,身体一定会轻轻弹动,而这是多余的震动。

  日本人走路的时候,似乎脚尖比脚跟用力的时候更多:因此抵抗力不大,可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损耗。

  日本自古以来都有从先进国家引进文化的习惯。曾经仿效唐朝,急于建立律令国家;明治以后,又加快脚步追随西洋,建设现代国家。

  从来都是急急忙忙,从不绕弯道。选择最短的距离,尽量节约能量前进。

  当看到四珠算盘时,我觉得找到了日本的精神。

  据说算盘是足利末期贸易商人从中国传来的:原型是下面五颗珠,上面两颗珠。我们学生时代用的算盘就是五珠的,算盘比较大,珠也比较大。最下面的一颗珠从来没有使用过,也就是说是多余的。上面的两颗也是只用一颗就行了。

  日本最初用的也是“上二下五”的算盘,之后渐渐把不必要的都去掉了,缩小尺寸使之更为实用。

  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中国不再采用原来的算盘,而是采用了日本的改良算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