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行鄂温克瑟宾节 霸悍之中的云水柔情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鄂温克,瑟宾节,霸悍,云水柔情
  • 发布时间:2011-06-08 14:14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

  野花绣地、河水弯弯、绿草茵茵、牛羊成群、毡房点点,这依然是传说中中国最值得游历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个始终被大自然张扬的色彩包裹着的地方,从绿色到白色都曾让所有的人感动。五个月的漫长冬季过后,6月份的草原,草长莺飞。处处散发着青草的幽香。这时的天空,云蒸霞蔚。大地,骏马奔驰!

  重视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也许你去过草原,也许你接触过热情好客的鄂温克人,我国这些在大山林里生活的鄂温克族人300年前从俄罗斯境内的自勒拿河流域迁徙到大兴安岭及呼伦贝尔地区,并世代在大兴安岭以狩猎为生。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文献中能看见的诸如“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名称,就是指的古代呼伦贝尔大草原及大兴安岭地区散居的鄂温克人,直到1957年才将鄂温克作为他们的统一民族名称。现在鄂温克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及黑龙江省讷河等地。人口少而分布广,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族交错杂居。

  现在的鄂温克人在婚葬嫁娶、饮食、居所、节庆、歌舞、风俗禁忌等方面还保留着鲜明的民族传统习俗。历史上的鄂温克人曾用桦树皮搭盖“仙人柱”为居,以狩猎、采集、饲养驯鹿为主要生产方式。中国原没有驯鹿,300年前驯鹿跟随鄂温克猎民自勒拿河流域迁徙到大兴安岭,“这是鄂温克人给祖国最大的贡献”。

  6·18瑟宾节卷土重来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大名鼎鼎的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的节日。古时,每逢瑟宾节,各部落男女老少都会来参加庆祝活动。节日活动一般由部落酋长主持,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巴伊纳查”(又写为“白纳查”或“巴伊安奈”),举行盛大宴会。吃熊肉、喝熊汤。晚餐结束后,人们成群结队寻找理想树,把熊的颅骨挂在树枝上,以示崇敬。在这一天,猎人们会跳舞直到第二天黎明。这就是古老的“瑟宾节”,据说是个图腾崇拜的节日。

  16世纪,瑟宾节在草原和丛林中消失了。或是因为不断迁徙的鄂温克居无定所,或许是因为鄂温克人中兴起的“萨满教”让鄂温克人有了自己新的信仰,从而遗忘了原有的信仰,也许二者兼而有之,总之,古老的“瑟宾节”的盛情悄然褪去了。

  1958年鄂温克自治旗成立,1984年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宣布诞生。在1993年的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瑟宾”为鄂温克族节日名称,节日时间定为每年的6月18日,“彩虹歌”成为鄂温克族节日歌,把象征吉祥、幸福、和睦、进取的驯鹿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并号召鄂温克族聚居的旗、民族乡(苏木、民族村、嘎查)的干部和群众届时开展节日活动。1994年6月18日,鄂温克族自治旗在巴彦胡硕敖包山,召开了首届“瑟宾”节庆祝活动。l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庆祝会上,表演了鄂温克族“彩虹”集体舞,中老年“努日给勒”舞,辉苏木牧民表演了“斡日切”舞(天鹅舞)等等。庆祝会上还进行了赛马、摔跤、颈力、腕力、拉棍、拔河、跳棋、象棋等竞赛。此后,每年的6月18日各地的鄂温克族群众都以上述的活动方式,欢庆“瑟宾节”,到现在已成定式。

  将沸腾的情感注入欢乐祥和

  如果想来草原深呼吸,那就选择这个时节来草原吧。每年6月18日这天,为了庆祝“瑟宾节”,放假一天。一般情况下,瑟宾节的庆祝活动持续两三天,但主要活动内容集中在18日。现场看瑟宾节,宗教色彩并不浓厚,也是歌舞、赛马、摔跤、射箭,充满欢乐与娱乐,鄂温克族的瑟宾节与蒙古族的那达慕是一个意思。在这天的那达慕会场上,可以看到可能你已经向往了很久的鄂温克民族歌舞表演,还有搏克、布龙、赛马、赛骆驼、米日干车、抢枢等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妇女编绳子以及编席子比赛,生产风情和民族风情浓郁。

  巴彦呼硕祭敖包

  瑟宾节祭敖包在巴彦胡硕敖包举行。巴彦胡硕,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岗”,距海拉尔39公里。巴彦胡硕敖包坐落于巴彦胡硕北侧,是当地群众祭天地、神灵之地,在鄂温克族心目中是个极为神圣的地方。它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古老的敖包,被誉为“天下第一敖包”。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此片插曲《敖包相会》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巴彦胡硕敖包也因此歌而闻名于当世。敖包又叫鄂博,最早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后来演变成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作用和汉族的土地庙差不多。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就是敖包相会。  赛马、赛羊、搏克、民族舞蹈百看不腻

  在瑟宾节典礼上,白天要进行抢“枢”、摔跤、赛马、射箭、“米日干”车、布龙、夺宝、腕力、颈力、拉棍等传统的体育项目比赛。夜晚,还要举行篝火晚会,人们跳“彩虹舞”、“鲁日给仁”舞、“斡日切”舞、熊斗舞、“爱达哈喜楞”舞等,唱着“扎恩达楞”,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赛马比赛总是瑟宾节节日庆祝内容的重彩,在2004年瑟宾节上,鄂温克旗举行的20公里长距离赛马曾成功创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中国之最,此次30公里赛马也再次刷新了鄂温旗瑟宾节长距离赛马史的记录,成为目前为止距离最长的一次耐力赛马。极富技巧性和浪漫色彩的马上竞技项目“抢银碗”是每年瑟宾节上的亮丽风景。因其激烈的拼抢、精湛的骑术,因而深受观众的喜欢。按照鄂温克族古老的传统,《抢银碗》活动通常是在婚礼上进行的一种马上游戏。在鄂温克族的婚礼上,每次都要“抢银碗”,渐渐地形成了习惯,变成民族的传统礼俗,流传至今。

  TIPS

  呼伦贝尔市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地区级城市”。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拍摄 呼伦贝尔夏季最佳旅游时间为5月中旬至9月中旬;6月的草原是草原最美丽的季节,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开满了芍药,百合、金莲花,马莲花,黄花等花卉,一片风吹草原遍草地的景象,非常壮观,让人流连忘返,是拍摄草原的最佳季节。冬季冰雪最佳旅游时间为11月至次年的2月中旬。在宽广的大草原上,拍摄题材从来不会匮乏,除了瑟宾节相关拍摄内容外,还可以到呼和诺尔拍摄呼和诺尔湖风光,

  到满洲里拍摄草原风光、蒙古包、勒勒车、马群羊群以及“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民俗风情,另外还有莫尔格勒河日落等等,这一

  切将会挑战你的相机内存。

  交通 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先到海拉尔市,从北京、哈尔滨、呼和浩特、包头都有到达海拉尔的火车;北京和呼和浩特也有直飞北京的飞机。从海拉尔市有发往草原的旅游车,一个小时的车程。在盟内,因地缘广阔,适合自己驾车出游,也适合群体性的徒步穿越。

  航空 呼伦贝尔市内只在海拉尔设有航空港,只有北京、呼和浩特、锡林浩特3条国内航线。已与俄罗斯开通国际航线,方便出境游。

  铁路 呼伦贝尔市境内现有干线3条、支线3条、联络线1条,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大连有列车直达海拉尔、赤峰、

  通辽;在全市11个旗市都通有铁路线。

  公路 呼伦贝尔市各主要区都有长途客运。

  特别提示 在春末,呼伦贝尔曾经不定期地遭受暴风雪的猛烈袭击,给交通受阻。因此出游必须提前安排,随时查询天气。

  装备 秋天林区气温有可能在零度左右,建议使用双层登山帐,睡袋-5℃标准,防止受冻;个人准备厚外套、防蚊虫药水以及其他普通徒步装备;路上秋色美不胜收,推荐携带相机以及准备充足电池及储存设备,途中大部分地区手机没有信号,请提前做好有关工作。最好准

  备无线对讲系统。

  旅行禁忌 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蒙古包不要将马棒和马绊带入,而要挂在马鞍上或立放于门外;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如主人家有老人,不能从其前面走过,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入坐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排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不要坐在

  门槛上;主人敬茶时要整齐衣袖,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可用左手;主要敬酒时,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要沾

  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到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随风刮入

  包内);天不要到包北、西侧乱踩,因为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离开主人家时要道再见和致谢意;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

  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间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畜主的不尊重。如果这一切都准备好了,那就在这个6月叫上你的耳朵、带上你的眼睛,扛上最好的摄影设备,一起感受音画的美妙世界吧。

  撰文/牛欣欣 摄影/洪波、王小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