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关闭IT卖场加速退场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太平洋,关闭,卖场,退场
  • 发布时间:2011-07-14 14:52
  7月5日,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太平洋数码电脑城人去楼空。透过门口的玻璃向里面望去,黑洞洞、空荡荡不见一物——当年人头攒动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只剩门口分隔行人和车辆的水泥桩和铁链诉说着无尽的凄凉。

  7月1日,中关村电子卖场三强之一的“太平洋数码城”正式关闭,其相关房产使用权已于6月30日被北京大学回收;海龙、鼎好等卖场面积也将缩减50%。曾经生意兴隆的数码城为什么突然关闭?传统的电子市场模式将遭遇怎样的困局?

  业绩惨淡商户全走光

  “我们早就撤店了,目前只剩在鼎好有一家店了。”多家中关村IT商家都告诉记者,由于客流越来越少,很多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内的商户早已搬到了附近的海龙、科贸、鼎好以及中关村e世界电子卖场。

  太平洋数码电脑城于1999年落户北京,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入住商家近600家。今年3月,太平洋就通知商户搬离;5月,太平洋科技发展集团对外发布公告称,集团董事长王克桢将以个人名义将该大楼的使用权捐赠给北京大学,用于北大的教学与科研,届时该大楼将以王克桢的名字命名。

  同时,记者在中关村的海龙、鼎好和e世界三大卖场都看到,与前两年人声鼎沸的境况相比,现在的一楼精品展览大厅人流稀少、鲜有顾客,一眼望去,在大厅里晃动的都是工作人员。

  “我们销量很好啊。”与销售人员攀谈时记者发现,尽管他们尽力避免让顾客发现自身销量的窘态,称自己的PC日销量仍可达到上百台,但实际存在的客流量已成为无法绕开的证据;而不断闪烁其辞地对网上报价的攻击,也折射出这些IT产品渠道商的巨大压力。

  “现在的电脑卖场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一位自1999年起就在中关村工作的老员工私下告诉记者,他感受这一转变是从2006年网购兴起之后,中关村电脑卖场受到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

  IT卖场难敌网购冲击

  采访中很多人笑称,是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网络电子商务杀死了“太平洋”。

  据艾瑞咨询6月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年度监测报告》和《2010~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年交易规模达到4610亿元,较2009年增长75.3%;用户规模达到1.48亿,网民渗透率达32.9%。另据正望咨询发布的《中国数码产品网上销售统计报告》称,2009年所有数码类产品网购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2010年中国数码产品网购市场规模增长到920亿元。

  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会长鲁瑞清曾表示,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在2010年发展迅猛,对中关村IT卖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自2007年12月国美鲸吞大中、宣告3C卖场超大规模时代来临以来,整合后的3C卖场凭借在渠道数量和营销模式上的优势,强势杀入IT主渠道,后来又进一步瓜分了电子卖场行业的市场份额,将传统的IT卖场逼上了绝路。

  此外,易观国际2009年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京东商城自2005年以来,其主营的网上商城业务连续4年保持300%的高速增长。

  对于太平洋的关闭,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表示:“一同学说恭喜你们杀死了太平洋数码城,惊愕!其实不是京东们革了他们的命,而是他们自己!”

  的确,不堪重负的疯狂扩张、摊贩式的低价竞争、经年上演的欺诈骗局??种种乱象让北京中关村一些电子卖场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而转型似乎成了电子卖场改变困境的惟一法宝。不过也许正如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所言:“IT卖场要适应市场,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应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为目标。”

  产业调整卖场必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电子卖场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是产业调整的必然。可以说,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停止营业与北京市海淀区对中关村的业务调整有关。

  据悉,海淀区政府已在5月30日发布消息,今年年内,海龙、鼎好等电子卖场的商业面积要降至50%以下,并逐步淘汰摊贩式经营。海定区更是规划,到2012年将通过压缩电子卖场面积,置换出空间引入科技金融类企业进驻。

  其实自2009年开始,中关村管委和海淀区政府就在思考中关村西区的转型问题,作为中关村最黄金的地段,也是密集型写字楼最多的区域,中关村西区正计划改变自己的形象。而海淀区政府也在2009年7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区域内发展。

  另外,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试图将中关村改造为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的人才特区、国家科技金融的创新中心、核心技术标准创制与技术交易的中心。“从市场环境到政策倾向,IT卖场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了。”相关人士表示。

  本报记者 李敬 实习记者 叶庆雯

  链 接

  全国电脑卖场或将转型

  国美、苏宁等3C连锁卖场的疯狂扩张,京东商城、淘宝等电子商务的低价诱惑,正在改变如今的IT终端格局。不但中关村,全国其它城市的电脑城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据悉,广州颐高、天河电脑城、太平洋电脑城和百脑汇内的人流量也明显少于往年,而每个店面的销售基本都做到了人盯人。相关商家表示,现在卖场内的铺面已经成为鸡肋,店面生意越来越差,相比2004年、2005年,店面营业收入已缩水超过60%。而卖场也逐步丧失零售的作用,更多的是企业展示形象和洽谈批发业务的窗口。

  同样,武汉电脑卖场也面临同样尴尬的局面。据报道,武汉最大的IT商圈——广阜屯的七、八家电脑城都已呈现了颓败之势。而另外一个集聚在前进四路的电脑城,市场收缩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据商家描述,电脑公司的销售业绩跟2006年相比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多达30%-40%。

  全国电脑城运营模式的调整,或已迫在眉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