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中铝走出去的经验教训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铝,经验教训,熊维平,矿产资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8-04 13:46
《英才》:中铝在几内亚的铁矿石也是很大的一个项目,是否面临各种不确定性?
熊维平:在非洲很多国家开发矿业,好的方面是资源的确非常丰富,像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资源的储量就达到50亿吨,铁矿石的品位在66%-67%,我到过现场,看了以后很振奋,打出来的岩心,基本上就达到了铁矿石的理论值,理论值就是70%。但是面临的挑战,一个是非洲一些国家政局不是很稳定,有的政权是由于军人政变而获得的,另一个方面的挑战就是在非洲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太不好,相应来说投资会比较大。但是现在几内亚好在哪里呢?他们的民选政府今年初刚刚诞生,孔戴是一位通过民选上来的总统。我们相信几内亚政府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保持政权的稳定和政府运行的有序。
《英才》:你们在东南亚地区,比如说老挝南部的矿业也在收购?
熊维平:和越南交界的老挝和柬埔寨边境,也蕴藏了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所以我们今年和老挝一个比较大的矿业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我们占比60%,他占比40%,利用双方的优势,他们在老挝南方的矿产优势,加上中铝的技术、资金优势,双方优势互补。
《英才》:你们派多少人?
熊维平:现在刚刚组建双方的合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中铝派去的。
《英才》:员工主要是他们?
熊维平:中铝现在作为国际化的公司,员工是属地化,甚至我们今后的管理层,都想积极的引进国际化人才和培育当地人才,这是一个公司国际化、全球化过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条本土化的路线。
《英才》:像越南咱们现在只是建造氧化铝厂,似乎并没有跟进矿产资源。
熊维平:越南从他目前的矿业政策来说,不允许外国公司获取,拿到他的矿权,所以我们对越南的两个氧化铝项目进行技术的输出和工程总承包,今年有个80万吨氧化铝厂将投入运行。
关于与力拓的合作
《英才》:当年中铝195亿美元第二次入股力拓失败以后,现在双方再次联手,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来共同勘探国内资源,为什么要在国内成立这样一个合资公司呢?
熊维平:因为国家非常重视国内的矿产资源的勘探,目前的已知中国资源,包括储量,很大一部分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投入所产生的。目前,资源勘探的程度和数据的储备,还不足以反应在中国土地上的资源。特别是在内蒙古、西藏、新疆这一线,还是有找到世界级矿产的潜力和机会,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勘探。
至于中铝为什么和力拓合作?因为力拓拥有找世界级矿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它之所以成为世界矿业公司前三甲,这方面的优势很明显,但另一方面,力拓想作为单一的公司在中国进行勘探,受一些政策限制,所以我们两家成立控股的合资公司,来联合进行勘探。这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希望在中国的这一轮勘探过程中能够找到世界级的矿产。
《英才》:在力拓和中铝整个修复关系的过程中,你跟力拓的董事长杜立石、C E O艾博年之间曾经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吗?
熊维平:经过这两年,应该说双方高层都有比较多的沟通和对商贸合作的推动,因为两大公司之间要想在项目层面,在资产层面推进合作,没有双方高层的共识是不可能的事,经过分分离离,双方总结了经验教训,也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互信,才有了后面这样一些双方实质性的合作。
当然中铝也不是仅仅跟力拓合作,我们和世界上其他的矿业公司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在一些有潜力的项目方面,展开了合作。
《英才》:中铝虽然是力拓的单一大股东,但是在董事会上并没有发言权,是否会影响到双方深层次的合作?
熊维平:这也是双方合作的一个焦点问题,我们持有9.3%的股份,是他们的单一大股东,应该在董事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能够帮助力拓董事会,对于力拓全球业务,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也肯定是有帮助的。同时,也能更好在董事会这个层面体现大股东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因此,我们一方面从维护所有股东和大股东利益的角度,积极跟他的董事会、财务以及其他部门进行很好的沟通,反应中铝作为大股东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和力拓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又在项目、资产各个层面探讨和推进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因为商业的东西一定是要换位思考,一定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关于“走出去”的经验教训
《英才》:你觉得央企在海外并购,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
熊维平:应该说在目前这样一种经济全球化的大的背景下,大型的国际并购项目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这不仅仅在中国。但是在这样一种全球化的背景下,又因为世界产业格局在调整,分工在调整,也的确又有很多重大的机会,所以很多企业都愿意积极加入到这种并购中,毕竟并购也是企业跨越发展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中铝应该说是“走出去”的时间比较长了,在这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
我认为“走出去”是否成功,它是很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参与国际并购,要看是否符合自己公司的发展战略,你到底要什么?你像中铝走出去做并购,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国家资源战略。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既要符合国家的资源战略,同时要得到国家各方面对这个并购活动的支持。
第二,就是海外并购是要进行很多层面的严格审核的,包括外国投资的审核,包括反垄断的审核等等。这些必须是走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也就是说你必须按照国际规则来做。
第三,现在的并购一定是要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并购方,甚至和联合方都要形成这样一种互补,只想单方面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并购是很难完成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别是资源类项目,现在各个政府对资源的价值都有了重新的认识,即使是在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希望你把资源全部拿走。所以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所谓实行资源转移,不仅仅是说获取资源,我们也要很好地开发资源,甚至把初级加工,把后续加工放过来,在获取资源同时服务于全球经济,服务于资源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民众的支持。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解决当地人们的培训,以及带动社区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现在中铝做的项目都是这样的,我们行业本身就是高耗能的行业,需要将这些产业转移到那种资源和能源富裕的地区和国家。所以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容易得到所在国对我们的认可和支持。
中铝要打造世界一流矿业公司,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是把发挥好优秀企业公民的责任放在首位。我们的理念是“点石成金、造福人类”,变矿石为金属,以矿业服务所在国经济,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你所到任何国家地区,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必须遵守当地的文化传统,必须要为社区发展服务,同时也必须保护环境。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你在别的国家甚至比在自己的国家还要做的更好,才有可能在那里获取成功。
像中铝秘鲁这个项目,今年才正式开工建设,但去年我们就花了将近5100万美元,把当地配套社区建好,解决了当地人民七八十年没有喝到干净水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下游河流的排污问题,所以我们这个项目在秘鲁这个国家还能比较顺利地取得环评,还有相关的很多许可,赢得了当地政府、老百姓和舆论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