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力开启手机“富浏览器”时代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手机,浏览器,优视科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0-28 10:16
日前,优视科技公司发布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手机浏览器内核U3,并在近期发布了基于U3内核的手机浏览器UC8。与以往手机浏览器不同的是,UC8全面支持WebApp,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将微博、天气查询、银行客户端、社交游戏等各种Web应用安装到浏览器上,无需通过浏览器访问这些应用的网页客户端。这意味着,手机浏览器正式从“瘦浏览器”向“富浏览器”进化。
那么,在手机浏览器上整合大量应用,是否会使浏览器体验因处理数据过多而影响速度,从而降低用户体验?用户的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浏览器
进入“富”时代
“HTML5一定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代协议标准,WebApp将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主流形态,基于操作系统的AppStore模式会日渐式微。”优视科技公司产品总裁何小鹏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预言,在WebApp的时代,用户会发现HTML5的效果足以取代客户端软件。在如今的智能手机中,当用户既要看微博、又要看视频、还要上QQ时,需要打开三个客户端,“能不能只要一个客户端,就可以打开多个应用?这就是WebApp的优势。”何小鹏说。
目前,在UC8的应用平台上,已经有超过20款热门应用,包括新浪微博、QQ空间、公交车讯等。而何小鹏透露,优视正在考虑将视频、音乐、游戏、支付等主要应用整合到UC浏览器上。也就是说,浏览器将逐渐成为用户访问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入口。
可想而知,“富浏览器”要承受的负担将有多重。首先,手机浏览器必须是智能的,可接受用户定制、能容纳各种WebApp,能负载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还需要识别不同用户的移动设备性能、网络环境等条件,并能根据这些条件和用户需求显示应用,且确保良好体验。而做到这些,手机浏览器后台还必须有云计算中心的支撑,同时,手机浏览器本身也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加速能力,足以实现这种复杂且实时的“富媒体”数据处理。
“如果手机浏览器没有一个强大的内核,加载应用多了浏览器本身无法承受,体验也会下降。”何小鹏表示,进入“富浏览器”时代,手机浏览器的内核能力将成为关键因素。
“富”能力源自“核”动力
“互联网时代做PC浏览器的方法是在国外的浏览器内核上加一个‘壳’,这很难被复制到手机上。”在谈及未来手机浏览器要具备的“核”能力时,优视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造汽车,光有漂亮的外观不足以成就一部好车,关键是有一个好‘心脏’——发动机。同理,手机浏览器拼的也是内核。”
事实上,不仅是手机浏览器,在PC端的浏览器领域,中国在产业链高端一直没有话语权,因为中国无“核”。正如俞永福所说,在中国,PC的互联网浏览器品牌超过100个,做手机浏览器的也不少,但大部分都籍籍无名,因为它们都是“壳浏览器”。
正是出于打破国际浏览器巨头“核”垄断、夯实中国浏览器发展基础的目的,优势科技一直致力于浏览器内核的打造。而U3内核不仅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浏览器内核,还集云端架构、Webkit内核等优势于一身,兼顾高速、安全、智能及更强扩展性能。
易观国际分析师胡志辉认为,伴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浏览器作为移动互联网基础型工具,在面临平台化转型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如何持续提升自身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
“手机领域内核开放的能力不像PC领域那么多,而国外内核提供更新的周期非常长,可能6个月才更新一次,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何小鹏说,UC8基于U3内核,能做到在3G网络下比“壳浏览器”速度平均提升超过50%,在Wi-Fi环境提速30%,而相同网络环境下流量节省60%。
有了内核的支撑,当用户访问小说、论坛、微博等网站时,UC8会进行智能识别并进入智能模式。用户阅读小说时,当前页面滑动到手机屏幕的下部的时候,UC8会自动读取网页下一页内容并拼装到当前页面底部。同时,无论用户喜欢字体缩放到何种大小、将屏幕缩放到哪个位置,UC8都会在缩放结束后自动将当前页面智能调整成适合用户屏幕大小的浏览效果。而据何小鹏透露,未来优视科技还将会把手机的硬件能力与浏览器结合起来。
本报记者 李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