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集装箱反弹成减亏关键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9-14 11:51
  近日,不断显露的出口回暖数据给中国经济复苏之路注入一针强心剂。而中国远洋(601919.SH)作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企业,也受益明显。

  9月8日,中国远洋内部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公司集装箱业务欧地航线6月15日、8月1日和9月1日分别实施了运价恢复计划和旺季附加费征收计划,每个阶段分别实现了200美元/TEU(国际标箱单位)、150美元/TEU、150美元/TEU的涨幅。"根据中国远洋此前披露的2009年中报显示,中国远洋上半年共亏损45.94亿元,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板块亏损占比较大。中国远洋内部人士称,下半年,如果集装箱业务能够保持现在的量价齐升,集装箱航运板块的减亏将对中国远洋下半年的业绩改善意义重大。

  从缩量保价到量价齐升

  实际上,集装箱航运企业步入传统旺季后,6月底开始各航线市场货量陆续回暖,各班轮公司纷纷公布涨价计划,欧地航线、亚太区域内航线尤为明显。

  9月初,秦蓉(化名)作为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外向型内衣厂的负责人,来到河南省新乡市招聘有制衣厂工作经验的女工,但在半年前,她还四处和中国国内的零售商洽谈生产"贴牌"内衣,为几乎零订单的企业寻找出路。进入今年4月份以来,源自欧美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也让她"很不适应"。

  "现在什么都缺,连订集装箱都难,去年年底,甚至有航运企业找上门来,现在则需要提前一个月,甚至提前一个季度和集装箱航运企业订班轮的时间和班次,他们现在的订单都排得满满的。"秦蓉自己也很疑惑,那场让他们差点被"冻死"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度过了"危险"期?

  目前,她工厂里一线女工仍缺少30%左右,能否按时完成订单,压力很大。

  根据东莞市劳动局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才市场上,每个人只有75%的就业机会;而从第二季度开始,市场求人倍率则由113%、127%、138%,数字一路上扬,目前最新的数据是150%,也就是说企业需要1.5个职工,但人才市场只有1个劳动者,可以供给企业,仍有0.5个缺口。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现实需要注意:因为出现去年低于成本价的运价"超跌现象",让全球范围内的集装箱航运企业"很受伤",这些企业已在今年早些时候,达成共识:如果订单很少,宁肯让船弯水,也不再以低于成本价运输,这样可以减轻企业生存的难度。

  中国远洋内部人士对此轮运价上调表示:"集装箱运价上调,主要受益于补库存和季节性因素以及各国的刺激性救市政策。而供求方面,各班轮公司收缩运力,市场运力缩减近20%",才让集装箱市场出现"爆棚"的现象。

  从6月份开始的集装箱运价上涨,对公司下半年业绩贡献将会比较明显,中海集运(601866.SH)内部人士9月7日对《投资者报》表示,如果出口企业订单目前状态能够持续的话,那么下半年实现巨幅减亏,将成为现实,但实现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词:"短订单"

  内贸航运量的上升,也得益于出口转内销业务量的增加,但自7、8月份以来,内贸业务增幅环比小于外贸业务增幅,服装、鞋类、玩具、电子、模具等产品,上升趋势明显。而海运,则以欧地航线回升的速度快。

  根据统计,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值今年7月同比降幅为14.9%,相比5月的22.1%和6月的15%,降幅正在环比收窄。

  但与往年一样,三季度接到订单大多和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有关,订单以短单居多,这让一线员工看不清未来。

  这或许也是像秦蓉一样的企业负责人,为什么没有在第二季度初,就储备人才的原因。"看不清局势,再加上去年企业生存状况实在是太惨了,可以说我不敢轻举妄动"。可是现在订单不等人,问题也开始棘手了。

  短订单,是这一轮订单的主要特点,而因此造成的"民工荒"也有水分,订单的长期持续性,现在很难判断,这也是此次珠三角"民工荒"问题没有很快得到解决的关键点之一。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此前表示,这轮"民工荒"的原因,不排除是欧美地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收缩的订单,在这段时间突然部分释放,而使用工需求大增。而这些订单,自然是以短订单为多。

  但这些短期订单,一方面有可能暂时火了珠三角外向型企业的生产线;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暂时火了集装箱航运企业。

  尽管如此,集装箱运输仍然是航运业内最不景气的子行业。海通证券研究员钮宇鸣表示:"比较了中国远洋旗下的中远集运和中海集运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两家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5.35%和-34.39%,今年上半年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包括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在内的全球集装箱航运企业此次携手保价,也是保证集装箱航运企业不再遭受沉重打击的策略之一。

  因为运价混乱,仅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就有多家知名的集装箱航运企业破产。中海集运人士称:"因此,此次保价协议,也是我们自救方法的一种。"因此,对于此轮集装箱航运回暖,各家企业均以谨慎态度对待。中国远洋人士称,尤其是近期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改善,是由经济复苏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共同促成的。虽然货量和运价都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但同比去年仍有差距。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仍然要看宏观经济的走势,然而全球经济复苏势必会推动航运市场向好。

  《投资者报》记者刘秀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