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亚的丈夫开了一家作坊,生意很好,他经常吹嘘说:“等我有了足够的钱,我就把作坊改成工厂,让你和孩子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索非亚幸福地笑着,将头深深埋入他的怀中。
可是,事与愿违,生意刚刚走上正轨,二战就爆发了,战火殃及到丹麦,哥本哈根转眼就要沦陷。索非亚收拾着东西,等着丈夫回来,一起逃命,可直到晚上八点,还不见人影。她心焦万分。
突然,门“砰砰砰”响起来。索非亚急忙放下衣物,过去开门,外面站着一个陌生人。索非亚有些惊讶,陌生人塞给她一样东西,低声说:“夫人,我很难过,您先生遇难了,这是他的遗物。”索非亚悲痛万分,陌生人告诉她,她丈夫是为了掩护工人撤离牺牲的,德国人快要攻城了,她得赶快走。索非亚不敢怠慢,拿了东西,抱着儿子,加入了逃亡的大军。
五年后,丹麦解放,索非亚带着孩子重返哥本哈根。昔日繁华的城市,历经战火的摧残,到处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母子俩无依无靠,生活异常艰辛。
一次,对着丈夫的遗像发呆时,索非亚忽然想起了他留下的东西。当时走得匆忙,她见是一只小铁盒,就随手放在了箱子中。这几年,东奔西走,她从没打开过,里面会是什么呢?
索非亚找来铁盒,上面早已锈迹斑斑。她打开来看,里面放着一张小纸条:“瑞士银行,115号保险柜。”纸条下面还有一把钥匙。索非亚很奇怪,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去了瑞士。
来到银行,索非亚说明来意。经理有些犹豫,他不相信眼前这对穿着邋遢的母子会是当事人的遗孀遗孤。直到索非亚拿出一张她和丈夫的合影,经理才同意打开保险柜。
保险柜里有一封信,还有一本存折。丈夫说,二战爆发,他瞒着她参加了护国自卫队。他怕自己万一有个闪失,所以派人在瑞士银行开了户存了钱,以供他们母子俩日常生活所需……
看着信,索非亚泣不成声。经理帮她查询了一下余额,问:“夫人,里面有一百万法郎,是否全部取出?”
“一百万?”索非亚一怔,丈夫哪来这么多钱?她以为自己听错了,经理又重复了一遍:“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万,太太。”
索非亚还是不相信。经理打出了账单,上面的的确确是一百万法郎。见索非亚一脸茫然,经理说:“当初您丈夫开户时存了十万法郎,这五年来,陆陆续续又存了不少,本金加利息,正好一百万了。”
“陆陆续续存钱?”索非亚十分吃惊,“可我丈夫早在五年前就过世了啊! ”
经理也很好奇,他找来了所有的存款纪录,丹麦、瑞士……存款人竟来自不同的地方,达三十五人之多!
索非亚辗转找到了那些存款人,原来他们都是丈夫先前的犹太籍工人。那天,眼看纳粹就要攻进哥本哈根了,丈夫组织他们撤退,不幸中弹生亡。他们感恩于心,战事好转后,曾来找过他们母子俩,可是寻人不到。无意中,他们想起了那本存折,就开始自发地往里面存钱,五年来从未间断过……
战争刚刚结束,大家生活都不易,索非亚想把钱分还给大家,但被拒绝了。这时,她想起了丈夫的遗愿,就办了一家工厂,将以前的工人全部安置进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