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体育: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化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8-11-05 09:56
文 / 芊芊
背靠CCTV5这个体育强势传媒机构并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中视体育,在中国电视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
世界杯、奥运会……一系列精彩的赛事让人们发现,体育不是宣传品、不是消耗品,而是蕴藏着巨大商机的庞大产业。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化产值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占据不少的比重。
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国人无不欢欣鼓舞、扬眉吐气。但是在这种“举国奥运”体制下的好成绩,距离成熟化的体育市场还遥远得很。
另一方面,中国传媒机构的垄断性地位,使其在体育赛事和赞助商的媒介角色上多少有些失职。
毫无疑问,产业化的体育由赛事、赞助商和媒体三部分共同组成,缺少任何一方,体育市场就无法运转。
拥有占据中国体育电视收视率80%的CCTV5作为依托、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在中国电视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
渐渐成型的体育市场
中国对奥运和体育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所以在体育运动上,更多是将其作为一种国家荣誉而非体育运动本身。所以,在很多时候中国被称为“金牌强国”,而非“体育强国”——体育运动员拿到的金牌数量并不等同于全民运动的普及率。
中视体育总经理阮伟提到中国大众体育的现状时说:“在学校里,体育运动是平民运动;而到了社会上,体育运动成为一种‘贵族运动’,因为社会上的体育设施太有限了。”——没有大众参与的体育,就不可能谈得上体育市场。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对体育健身设施的重视,中国的大众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对大众体育的拉动,为中国电视体育的产业化提供了最广阔的受众支持。
除了大众体育,最有经济含量的便是各种类型的赛事。而中国如今的赛事运营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赛事作为观赏性很强的体育项目,在收费电视尚不普遍的情况下,赞助商的广告收入便是最重要的经费来源。但是,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媒体,却常常会忽视这条经济规则,随意掐掉企业名称——这种不负责的媒介行为,对于赛事的产业化同样有着重大危害。
作为一家市场化运作的公司,中视体育选择了经济塔尖的赛事来运作,并期望借此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
大众体育是区别于竞技体育的一种分类方式,竞技体育是被观赏的体育,是整个体育经济的塔尖。
如今,在发达国家,成功运作的赛事拥有极高的人气,并因此产生了滚滚利润,篮球有 NBA,足球有世界杯,网球有美国网球公开赛……它们不仅成为被观赏的赛事,带来经济利润,甚至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这些品牌赛事里,没有一项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7年,中视体育开发运作了一档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武林大会》。对这个赛事,阮伟有一个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们要成立一个‘武林大会联盟’,就像职业的 NBA一样举办赛事并开发相关产品。”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实践,《武林大会》拥有很好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开播时间不长便获得了康龙冠名赞助。
随着武术在 2008年奥运会上的亮相,《武林大会》也有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制片人陈凡对未来的憧憬是,将来武术也会跟散打、瑜伽、篮球一样,成为一项流行的运动——当然,这个时候的《武林大会》肯定会成为与 NBA等同样优秀的赛事。
运营优秀的国内外赛事资源
在中国,由于所有的赛事资源都是由政府把控,所以成功运作赛事,需要能与政府的主管部门或者是所属的公司合作,才能最大效率地利用国内现有的、有限的体育资源。
对于拥有央视背景的中视体育来说,运作和开发赛事资源相对比较容易。国内的赛事资源都掌握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手中,中视体育与体育总局的合作,都要向其缴纳一定的“项目管理费”,再按照不同的合作形式,单独或共同寻找赞助商,按照约定分配收益。
自2006年以来,中视体育运作了以“国际泳联(中国)跳水系列大奖赛暨中国跳水冠军巡回赛”为代表的长期举办的传统系列赛事 ,并买断了这项赛事至 2010年的经营权,并进行独家全面合作,这样使得中视体育有了较大的赛事运作空间。
除此之外,中视体育还开发了如街舞大赛、大学生篮球联赛等赛事,并得到了赞助商和市场的认可。
对于赛事开发,学者袁方认为,现代的体育频道都是单纯的转播,重新开发赛事资源,提高效率,就要对赛事进行包装,要将比赛事件化和活动化,拉长周期,捆绑平台。而成立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的目的,便是让中视体育来做体育电视的营销,“目前整个中国的体育电视营销可以说只有中视体育一家在
阮伟很期待有竞争对手的出现,有竞争的体育电视营销才会让市场更加活跃和规范。但是,在现在的情势下,出现对手也很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占尽政策和平台优势的中视体育,对中国体育产业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视。
然而,中国体育产业化的根本依然在于改变“重金牌、轻运动”的体育现状,只有大众体育得到了充足发展、普通观众对体育的热情被完全点燃,中国的体育产业化才能尽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