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沃尔沃汽车——身份的尴尬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沃尔沃,汽车,联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08 17:27
“在瑞典,沃尔沃被看做中国企业;在中国,它又归于中外合资。”沃尔沃汽车中国董事长沈晖说,“沃尔沃应该是真正的自主品牌”。但沈晖的话没能给沃尔汽车沃确定身份,反倒引起了各方的大讨论。
有网友甚至发起对沃尔沃汽车身份的网络调查,回复者中有人认为沃尔沃汽车本质上是一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亦有网友调侃说“沃尔沃是洋媳妇嫁给了中国汉,嫁过来了,就得算是中国企业”。
某位领导也私下跟李书福讲过,如果将沃尔沃汽车定为中资企业,那奥迪、奔驰等合资车企肯定不会乐意;但李书福显然认为将沃尔沃汽车划为合资企业不够准确,“吉利沃尔沃是一张皮下的融合,合资企业是两张皮下的融合。”
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上,公司国籍的确定主要有三种方法:“法人住所地”说,即是公司的国籍按法人的住所地来决定;“资本控制”说,即是公司的国籍按法人的资本实际被哪个国家公民所控制来决定;“注册地”说,即是公司的国籍按法人所注册登记国来决定。
欧美很多国家采用的是前两种方式,中国则是依据注册地标准,来认定公司的国籍。也就是说,沃尔沃汽车仍然是瑞典公司。
尽管从沃尔沃汽车公布的计划看,以沃尔沃汽车的名义建立成都、大庆、上海基地,都是以中国公司的身份来申报的,但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相关部门认定沃尔沃汽车是外资企业,因此,成都、大庆建厂之事,都需要按照外资公司程序来审批。
但若是将沃尔沃汽车按照外国公司来审批,那么实际上沃尔沃汽车是无法单独在中国建厂,或者只能在中国做代工,本土化也就无从谈起了。何况公司国籍的不同,审批的复杂程度自然有很大的差别。
“没有说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所以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就会有优惠政策。都是按照外资企业的标准去严格要求的,我们既尊重中国的法律和政策,同时又要让沃尔沃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也还在平衡的过程中。”李书福告诉《英才》记者,沃尔沃在国内建设基地虽未最终审批,但也“基本上应该在预计的时间范围之内。”
此前,TCL和联想的海外收购,包括华为的国际化扩张,都不曾或直接触碰到这样的尴尬,现在,李书福为更多准备走出国门去并购的中国企业补上了这一课。
“现在,重新定义中资企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身份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存量、增量与年剧增,收购则越来越多,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类似沃尔沃这样的案例。”国研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评论认为,相关部门有必要开始建立起以控制权原则确定公司国籍的概念。
不过,相比较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力的提升速度,政府在相关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工作的到位远非一日之功。陈小洪向《英才》记者坦言,这其中的复杂性在于,中国相关概念体系从计划经济时代一脉相承而来,一旦更改就必须系统性梳理建立在老标准之上的一系列政策,这个工程没有5、10年的光景难出效果。
回过头来再看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样本价值时,李书福带给我们的已经不只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整合思路上的突破,还有对以我们自己为轴心的国际化思维的反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