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清明上河图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华尔街,交易,金融
  • 发布时间:2011-12-12 11:51
  “华尔街与债券抵押市场上的过度操作一直在‘调情’,并且熬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债券市场崩溃,在三次崩溃中,复杂的抵押债券交易活动要么处于大震荡的中心,要么濒临死亡的边缘。然而,即使风险随着一次次的插曲而一点点增大,这场‘恋爱’仍在‘爱与痛的边缘’继续。”

  在查尔斯?加斯帕里诺的新著《大出卖(The Sellout)》中,这位资深记者用一种略显轻松和调侃的笔法,将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元凶——抵押债券交易进行了历史溯源。

  他也把一个问题抛给我们:为什么这群人类智商的佼佼者能屡屡跌进同一条错误的河流?

  投机如山岳一般古老,人性亘古不变。或许这句经典名言才可以涵盖一切疑问。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的重要收获之一便是批判、揭露与反思华尔街及其主导玩家的作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即便如此,《大出卖》的表现手法在其中仍显独树一帜。加斯帕里诺展现出他深厚的财经知识、素材积淀与超凡的全局掌控能力,对2008年及前溯30年的华尔街众生相进行了“清明上河图”式的全景白描,多时间轴、多主线的剧情被穿插溶入22个篇章,松散却不失其内在逻辑性,读来有跌宕起伏、高屋建瓴之感。人物细节、语言刻画入木三分,“30年华尔街金融阴谋”集于一篇,亦有电影般的“想像力”与镜头感。

  “贪婪听上去不咋地,却是个好东西。”电影《华尔街》中的这句经典台词也正是贯穿全书的重要纽带。作者用大量事实证明:华尔街不仅要在表面上出卖自己,也要将自己的原则一并出卖,贪婪已成为它的经营模式。

  而在与作者的对话中,资深金融家泰迪?福斯特曼更是一针见血:“我告诉你吧,其实华尔街从来就没什么原则。”

  本书的主角是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数十家金融公司和它们的掌舵者,它们是华尔街的代名词,也是金融危机中最广受关注的群体。

  加斯帕里诺将如此众多公司、人物及事件共冶于一炉,头绪众多,却显得形散神不散,又不似通常的金融教科书般呆板。恰好前些时新版《水浒》播出,两者的运笔手法和篇幅架构有不少神似。华尔街的“108将”也都是全球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张牙舞爪的江湖大佬。不同者,一个为“财”一个为“义”。

  若干年前的《泥鸽靶》、《门口的野蛮人》再到前些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监守自盗》,对华尔街的贪婪我们已见怪不怪。问题是,如何去控制华尔街的贪婪,使无辜的投资者能免受其害呢?

  相比聚焦于某些具体公司升起坠落的著作(例如《贝尔斯登:华尔街的荣耀、贪婪与毁灭》),加斯帕里诺则更注重于从整个“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诠释这个贪婪的主题。

  书中穿插着众多历史事件,大都与2008年的危机爆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书中多次笔墨点染的LTCM(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放在哪里看都像是对“后来者”绝妙的讽刺。

  “许多公司都涉及了与LTCM的交易……这些交易是有史以来最奇怪的债务工具之一,LTCM的一项最得意的交易甚至都不属于美国抵押债务,而属于丹麦的一项抵押债券。”LTCM只是众多忠实延续华尔街公司基因与血脉的典型玩家之一,它的运气确实差了点,一而再、再而三给华尔街金融圈以重创。

  “华尔街再次明白什么叫做系统性危机。雷曼、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及华尔街其他的交易公司都开始谈论LTCM危机可能会带来的巨额系统性损失。

  事实上,这些大公司不仅如出一辙地进行了和对冲基金一样的亏损投资(尤其是在抵押债券市场),而且它们还严重依赖于LTCM的风险管理系统。

  LTCM在进行VAR的测算时,从没有将那1%的危机可能性及公司的对冲策略会失败的可能性考虑进去,而事实是危机恰巧发生了。”我们都知道,若干年后,一场规模和影响大得多的“群体事件”又“恰巧”在可与之类比的架构下发生了。

  人性亘古不变,对于贪婪的华尔街玩家而言,历史殷鉴和时间轴的效用实际上形同虚设,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它们高度趋同的基因链。

  《大出卖》使我们不由得感慨:30年华尔街金融阴谋,也正是基因链不断自我进化和强化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们印象中的以谨慎、睿智、精确、诚实等正面形容词塑造起来的金融家和金融企业,在潮水退去之后,暴露出如此草莽、野蛮生长的另一面,难道只有“占领华尔街”这种同样野蛮和草莽的手段,才是普通民众抗争的理想方式么?“朝廷”哪去了?

  对于监管者缺位,《监守自盗》中已经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明示和质疑。

  本书中同样对SEC和信用评级机构等华尔街金融生态的其他环节进行了鞭挞,这使《大出卖》的叙事与评论构架更显圆融。“另一个应该被严加监管的是信用评级机构。如果还有一个群体比SEC更不称职的话,那就要算债券评级者了。在过去的30年内,在市场每次膨胀的时候它都失职了,并且最后一次膨胀几乎毁掉了全球经济。”

  《大出卖》对国内金融界的警示意义不言而喻,华尔街基因链的传导与本地化,已经是国内金融市场渐渐长大的怪物,交织其中的贪婪、冒险、欺诈、愚昧和失职,使普通投资者利益正日益面临被出卖的威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们期待伴随着日趋清晰的金融逻辑与真相,另一种约束和净化的力量也日益壮大。

  蔡臻欣 /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