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公司在2011年迎来了第120个生日。也正是这一年,飞利浦把家居护理事业部的全球总部移师上海,这正是其新战略的一部分——把中国打造成在荷兰之外的唯一“本土市场”。
“战略的成功取决于执行,中国团队听懂了任务并且立刻行动起来了。”飞利浦新任CEO万豪敦(FransvanHouten)丝毫不掩饰对中国团队的期许,“我一直期望我们公司里所有的事业部,或者所有的市场都能够像飞利浦中国一样这么快速地增长。”
2011年,飞利浦中国依然延续强劲的势头,总体业务增长超过20%,超过德国成为飞利浦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而按照飞利浦中国的2015战略目标,大中华区销售额将保持两倍于中国的GDP增长,并将业务持续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
虽然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等的不利影响,飞利浦全球已经启动4500人裁员计划以消减和控制成本,但裁员对大中华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孔祥辉表示,大中华区的市场和产品部门等业务部门仍在大量招收新员工,以满足中国这第二个“本土市场”的需求。
在孔祥辉看来,飞利浦将中国建设成“本土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除了传统的制造、销售外,需在中国建立从市场研究、产品定位、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使中国成为产生价值的核心运营部分,既满足本地客户的需求,又能辐射全球其他市场;同时在中国建立与本地业务具相关性的业务总部,并派驻主要管理成员,直接在中国做出相关的重要决策。
万豪敦也多次表示,“我们需要依赖当地市场,并且充分授权,持续推动公司战略转型。”2011年7月1日孔祥辉被任命为飞利浦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成为首位也是唯一的重要市场的代表加入飞利浦全球最高领导层,参与全球的决策和领导。使得中国在飞利浦集团内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再次体现了飞利浦在中国打造另一个“本土市场”的决心。
文|本刊记者 裴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