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朝 古都王气里的脂粉和战火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金陵十三朝,古都,战火,王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1-13 16:28
“金陵王气”的说法由来已久,早在秦朝时,秦王嬴政就担心金陵王气会威胁到他的帝位,因此不但在金陵城中埋金人“以压王气”,还在城内开凿水道,希望借此破坏金陵风水,让王气慢慢消散。嬴政此举果然种下了“祸根”,后来建都金陵的王朝无一不是福薄命浅,建立之初就呈现衰败之象,例如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和赵构开创的南宋等,连明朝也幸亏明成祖朱棣早早迁都北京,不然按以往的“惯例”,大明江山能在金陵传几代还尚未可知。但是即便如此,这些短命的王朝、衰败的王气也在金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远的不说,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孝陵就在2003年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王气之后就是“脂粉气”,金陵脂粉发端于东晋,那个时代不论男女都喜好搽脂抹粉,而聚居在秦淮河乌衣巷一带的东晋贵族无疑引导了社会潮流--据说,每天清晨当这些贵族男子洗漱上妆时,泼出的洗脸水能让秦淮河变得清香滑腻。东晋之后一千多年,从明末开始,“金陵脂粉”开始特指城中发达的勾栏瓦肆,而“脂粉烟花地”在这时俨然成为了金陵的代名词,著名的“秦淮八艳”就诞生在此时。自古才子爱佳人,有了名妓歌舞,自然就少不了风流文章,脂粉金陵从此流传千古,引人入胜。直到今天很多游客到南京游玩还是忍不住到秦淮河两岸看看--尽管这里早就物是人非,换了天地了。
有了王气、脂粉的金陵城引人垂涎,无数的战火也随之接踵而至。人们为了拱卫金陵,分别在它的东南西北四面依山形地势构筑要塞--东有紫金山、南有采石矶、西有挹江门、北有幕府山。历史上这几个地方曾经战火连绵、尸积如山,当然也留有很多战争遗迹供后人凭吊,而脱开了战火说金陵,无论从何种角度看来也是不周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