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彩贵州
自古贵州出好酒!独特的山,独特的水,独特的气候,使贵州酿酒得天独厚。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多种类型的土壤条件,使贵州成为中国著名的美酒之乡。本期“凤凰之旅”带您走进贵州工业旅游基地,踏上探访“洞藏青酒”的神秘之旅。
“洞藏青酒”—— 茅台之外的另一张贵州酒名片
长期以来,贵州的白酒产业总体上是被酱香型酒所主导。这不仅表现在占据着高端市场的国酒茅台是酱香型白酒,而且在中低端市场,只算以茅台镇为基酒产地的酱香型白酒品牌少说也有上千个产品,酱香型酒大有一统贵州白酒天下之势。然而近几年来,贵州青酒集团却以浓香型为主体产品,以“贵州洞藏青酒、原生态溶洞窖藏”为主打品牌形象,不断推出“贵州洞藏青酒”系列产品,在全国乃至海外地区的销售不断增长,并斥巨资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洞藏基地,2万余平方米的原生态溶洞拥有10000余千升的储酒能力;2005年贵州洞藏青酒被评为中国纯粮标志产品;“青”和“青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贵州青酒以传统工艺酿造并经原生态喀斯特溶洞窖藏,开启了贵州白酒洞藏工艺的先河,在中国白酒行业掀起了一股洞藏旋风。
“洞藏青酒”的生产环境
贵州青酒厂地处江南丘陵与贵州高原接壤带,亚热带温润季风: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与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川酒的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历大自然亿万年的风雨雕琢,经漫长而奇妙的地质构造过程所形成的贵州喀斯特溶洞,更是一个个千姿百态、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喀斯特溶洞,催生了一种独特的美酒酿造工艺——原生态溶洞窖藏。
“洞藏青酒”的生产用水
贵州青酒厂地处湘西与黔东南交界的山区,远离大中城市,至今未受工业污染。且取水地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这里溶洞多、溪流多、地下河多,溶洞内地下河中的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贵州洞藏青酒的酿造用水全部采自青溪龙井河的地下水,水质清冽、甘甜、爽口。
“洞藏青酒”独特的生产工艺
“洞藏青酒”的生产工艺是在继承中国白酒酿造工艺和发酵原理的基础上,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微生物群结合,并经原生态喀斯特溶洞窖藏,由此而形成的工艺古老而独特。
青酒基酒采用1吨至1.5吨的优质土陶大缸,不仅透气性好,有助于白酒原酒的氧化,经溶洞长期贮存,让基酒自然老熟;土陶酒坛中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元素,对酒的醇化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有利于提高酒的口感,使酒醇厚,醇甜感增加;由于喀斯特溶洞常年保持14℃-22℃的恒温.有助于白酒酿造业所需的多种微生物的繁衍生息和生物反应,对酒的醇化十分有利;洞中常年恒温,避免了白酒在老熟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常年的存放,洞内会形成一个微生物环境群,反作用于酒体。因此,在贵州独特的喀斯特溶洞内贮藏的白酒,其酒体较一般酒库贮藏的白酒更为清澈透明,丰满醇和,香味也更加芳香馥郁,从而形成了“洞藏青酒”别具一格的特色。
“洞藏青酒”的文化传承
青酒集团地处贵州镇远。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苗疆古城,除了有着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外,更是以洞而闻名。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的古建筑群为代表,由其呈现出来的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巧夺天工,折射出一段浓缩的历史。浓缩的岁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包容性,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的洞居文化,充满了神秘而独特的魅力。
在古代悠久而漫长的洞居生活中,依洞而居的镇远先民为了抵御高山的严寒,也由于热情好客的民族习惯所至,他们利用贵州高原得天独厚的喀斯特溶洞,酿造出了一种甘甜香醇的美酒——洞藏酒,并将这种古朴神秘的酿造工艺代代相传下来。当地青龙洞古建筑群中曾有过的“杜康”殿,就是镇远先民们纪念带给他们欢乐的洞藏酒而建。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2007年,“洞藏青酒”酿造工艺以其古老文化的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被确定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特魅力引领的工业旅游
为青酒神秘独特的洞藏工艺所吸引,人们纷至沓来。如今,贵州青酒集团厂区已成为贵州省著名的工业旅游基地。
两千年的历史,从一杯酒的氤氲中流出,不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也引发了这个时代的人性复苏。而源自世界喀斯特溶洞王国、传承着几千年古老文化的洞藏美酒,则以倡导返璞归真,以洞酿史,引领企业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导引下,青酒集团投资开发的镇远高过河风景区,以其绝美的原生态森林和幽、险、峻、奇,以及与龙井河一脉相承的自然山水,为贵州洞藏青酒注入了高原美酒的独特神韵!
文/思宇 设计/赵俊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