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白领周治宏:改革当务之急是解放人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改革,北漂,富裕
  • 发布时间:2012-03-12 15:12
  大学毕业五年,辗转腾挪了多家平面媒体,如今的周治宏是某IT公司的公关。他拒绝向记者提供名片,只说自己是资深“北漂”。

  不过,这位精力无限的资深“北漂”可不想只做打工仔,除了将大部分业余时间贡献给了图书出版,他还在老家办了个农业基地,而且,他还无意中透露,最近正在攻读历史大部头书籍,打算写部文明史。

  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对改革的思考愈发专注且深刻,从表皮到内里,自成体系,鞭辟入里。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他们都不看历史”,对于中国改革现状及未来的考量,他在醉生梦死的大学时就想明白了。

  “现在改革只是改了表面的一层,实质性的东西都没动。其实现在的改革都不是改革,是在寻租。寻租披着改革外衣,改革很尴尬。”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放人

  《投资者报》: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自己变得富裕了吗?财富感的增强,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

  周治宏:比较来说肯定是,因为十年前还没上班呢。我只有工资,加上做点零活,没有股票、没有基金、没有房子。现在,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个图书公司,老家还有个农业基地,不过现在都还没有产出。

  《投资者报》:中国改革初期,提出的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了吗?

  周治宏:我觉得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因为我们谈“先富”是建立在劳动所得的基础上,但是现在富起来的人大部分都不是靠劳动所得,是靠灰色收入、寻租赚取的。

  《投资者报》:你觉得自己是富人吗?

  周治宏:不是啊,在北京,大多数人都是弱势群体。不过,标准不一样的话也不好说,如果按照个税征收标准来说,缴税的都是富裕人群,因为中国十多亿人口中缴税的只有2000万。

  《投资者报》:你的家庭总资产是多少?以你现在的财富情况,你知足吗,幸福吗?

  周治宏:我现在的收入基本就是工资,上班五年下来能有几个钱。其实我对钱没多大感觉,就觉得能写作还是很幸福的。每天写写日记、小说,看看历史著作。最近在看《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我准备写一本文明史。

  我觉得现在大家的思维都固化了,改革的思维还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时候,但是现在已经是工商业文明。以农业文明的观点来治理工商业社会,肯定是不行的。农业文明社会重视土地、劳动力,但工商业社会重视的是财富和知识积累;农业文明社会是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在工商业社会,三个臭皮匠是顶不上一个诸葛亮的,三十个、三百个也许都不行。

  我觉得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解放人,要思维独立。乔布斯就是一个里程碑,财富和知识在不断积累的社会就会制造这种人出来。

  《投资者报》:你对现实社会哪些方面最不满意?

  周治宏:中国古代讲究外圆内方,方是你的精神,有了精神才能立得住,外面尽可以圆通变化,但内里要有精神。我觉得日本做得就很好,中国就没有自己的精神。

  改革不是寻租

  《投资者报》:你最后一次和周围的朋友谈论改革是几年前?最后一次听到媒体上在大幅度报道改革是哪年?

  周治宏:经常谈,前几天和媒体的一群朋友就谈了。去年年底,财新、财经等媒体有过一轮印象比较深的报道。

  《投资者报》:中国需要改革吗?你觉得需要改革哪几个方面?

  周治宏:当然需要,不改就得出大乱子了。

  首先一方面就是政治体制。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两套话语体系,因为都是中央集权制的问题,这不是中国人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就像民国时候胡适和鲁迅两派的论战,最后证明胡适是对的,鲁迅是错的。意思就是把土壤弄好了,再靠两到三代人去栽树,自然就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产业经济的危机,是因为生产要素流通不透明,比如说信息不透明、劳动力流通不够通畅,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公开透明,使生产要素流通顺畅。所以阴谋论为什么会流行,就是在市场不公开不透明的时候大家才会相信阴谋论,《货币战争》在中国这么火,盘根错节就归到政治体制上来了。

  还有,行政权力要退出市场,改变原有的审批制。其实我们现在跟古代没有区别,政府就是打着规范的旗号这也审批那也审批,2000年之后就更严重了。这实际上就是寻租,但是大家都觉得是改革,最后结果就是现在这种状态。所以奥巴马的做法是对的,他不断地给中小企业减税,鼓励创业,缩减财政,可能这五年十年会很难受,但是十年之后就好了,就会出现一批新的企业,财政也会好很多。

  《投资者报》:你觉得改革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者损失?

  周治宏:其实改革对于现在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好处很少的,对于后代的好处会大。因为改革确定了,大家就有安全感了,就不移民了,知道自己子女以后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知道不会因为贫富差距而有一些不好的事情。改革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回到人性上去,一旦政治体制改革完事,思路就会回到人性上去。

  《投资者报》:邓小平的改革给你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你如何评价邓小平?

  周治宏:改革开放没有问题,但我觉得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路线值得推敲。市场经济改革挂了个社会主义的牌子就变成寻租了,这跟古代的王朝是一样的。其实当时他可以彻底的改,他应该彻底的颠覆整个阻碍社会生产要素流通的东西,而不是把这些阻碍的东西固化,找到法理上的解释。

  我们看股市,既然已经有保荐制度了为什么还要有审批制呢,为什么不相信“保荐人”呢?现在行行业业都是这样,所以没办法改,改了就要牵动很多的利益。比如郭树清说证监会要改革,证监会的人会反对,保荐机构的人会反对,公司也会反对,因为没有审批制,公司的壳就不值钱了,想送礼都没地方送了。所以改革岂止是动某几个人的利益,是动全社会的利益。

  《投资者报》记者 苏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