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季新品发布看DSLR市场未来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0-23 15:09
在整个数码影像市场,数码单反相机板块无疑是最为活跃的产品线之一。从佳能推出EOS300D激活人们的消费热情开始,数码单反相机的增长就没有停止过,到如今已形成高端、中端和入门级三大类产品。从奥林巴斯、松下的市场调查来看,每年都会有相当比例的DC用户准备升级到专业影像阶段,更何况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因此,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佳能、尼康、索尼纷纷表示自己的单反相机市场依旧在不断扩展,且增长是很可观的,我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展的确已拥有相当大的规模。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仅靠现有的高端、中端和入门级产品对用户进行分类,显然有些太过笼统。看看如今“花样百出”的小DC,我们就应该知道,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即便如数码单反相机这样的专业产品,细分将不可避免。顾客是上帝,谁站在用户的角度开发产品,谁就将赢得市场。厂商在这方面显然已达成了共识,在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中,我们看到,在现有产品结构中“钻空子”的正越来越多,产品布局越来越细腻。
第一台数码单反都是入门级
数码单反相机的市场细分并非现在才开始,早在2007年,尼康就以D40x和D40布局低端,为当年尼康登上销量冠军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后来佳能不得不搬出已经退市的EOS350D,以改变EOS400D独立支撑入门级市场的局面。自此以后,佳能、奥林巴斯、宾得纷纷借鉴了这一市场策略,到如今,几乎每家都有两款产品布局入门级市场。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奥林巴斯更不断追求机身小型化,宾得则强调高性价比。
不过,在产品布局细腻方面,索尼无疑是表现最为抢眼的品牌。在2008年,索尼就率先以像素差别与是否搭载实时取景和可翻转液晶显示屏推出了α200、α300、α350,今年下半年更先后推出了α230、α330、α380(未在国内上市)、α500和α550,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五款!虽然很多人嘲笑索尼“以量布局”,却不得不承认,依靠这种策略,索尼已经取得了成功,很长时间都稳居市场第三的位置。
但是面对如此之多的产品,用户该如何去选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特地采访了索尼,从下面的回复中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不过,在交谈中,索尼其实也反复强调:“我们发布机器是对应第一台单反,有这种购买需求的用户都归类到入门级。”而在发布的产品中,索尼α550的各项配置和性能表现都已经相当出众,在目前索尼α700已经停产的情况下,事实上α550已有替代之嫌。
为了提升自己在入门级领域的竞争实力,尼康、佳能在今年上半年都已开始采用这种策略—虽然佳能EOS500D和尼康D5000在机身架构和快门寿命等跟EOS50D和尼康D90还有些差距,但是它们的功能配置跟中端机的差别已非常小,“中端”和“入门级”的概念已开始走向模糊。
EF:从上午的发布会上,我们知道α500和α550都属于入门级产品,这样算起来,加上没有在国内上市的α380,索尼在入门级市场已经有5款之多。请问索尼是怎么考虑到这种产品策略的?对于入门级市场,索尼怎么看待这个领域的产品细分?
索尼:我们认为中国的数码单反相机市场正处于成长中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所了解的第三方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的单反市场有60%、70%是入门级用户,只有30%、40%属于中高端用户。其中,在入门级的水平上,我们看到用户的种类多样,有一些是从原来卡片机升级到单反的用户,有一些是从传统胶片机升级到数码单反的用户,他们有非常大的需求和成长性。我们觉得入门级增长空间比较大,觉得应该有入门的低端和高端两个区分,这也是为什么有α330、α230和α500、α550在入门级上面的区别。索尼现在已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产品阵列,我们认为它们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涉及到入门级产品细分的问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公司是按照价格进行低中高端的区分,有一些公司是按照机器的性能进行区分,我们觉得在中国单反相机市场上,低中高端的区分有时候并不那么清晰的。
错位竞争只是暂时的
中端市场的细分同样存在,尼康就同时拥有D80和D300(如今变成了D90和D300S),从APS画幅高端和低端上下夹击,一度让佳能很头疼,毕竟仅有一台EOS40D或者EOS50D,对于市场占有率多少都会有些不利,这应该是EOS7D现在推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宾得在中端市场也拥有K20D和K-7D两款机型,也是为了满足更多专业用户的选择。
如果说尼康D300s的推出只是在D300基础上小修小补的话,那么佳能EOS7D的推出则让人眼前一亮。它拥有与佳能全画幅产品相似的高规格配置(部分性能甚至超越无敌兔),以及1800万像素APS画幅CMOS和双DIGIC4图像处理器,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性能本已十分强悍的尼康D300S,能更好地满足需要高性能、大画幅但预算又有限的专业摄影师的需求,适用范围相当广阔,成功地在佳能现在产品结构中挖出了一块市场。
诚然,尼康D300s和佳能EOS7D同属中端旗舰机型,但是它们各自针对的用户群还是会有所差别。事实上我们看整个影像产品线,日系厂商在产品的布局上大都是交错的,针锋相对的情形并不是很多—至少在像素配置是这样的。尼康因为自身开发图像传感器还未成功,只能依靠索尼,因此目前还只有1200万像素的产品。但是,随着佳能(EOS50D为1500万像素)、索尼(α550为1400万像素)和三星(宾得K-7D为1400万像素)等厂商在CMOS像素细分上的逐渐开发应用,市场将随之进入更为激烈的阶段,因此尼康的下一步也尤为令人期待。
全幅其实可以更廉价
在本次秋季产品发布中,索尼α850无疑是最大的惊喜。我们都知道,在尺寸上较APS画幅大不少的全画幅图像传感器,在画质方面有更多的优越性。而α850更以平价的市场策略,将全幅单反相机的适应人群向下延伸,无疑会唤起很多摄影发烧友的购机梦想,对有全幅情节的人更有致命的吸引力,更将开创全画幅单反相机的新世纪。
在去年D700发布的时候,笔者曾经在采访中问过尼康,是否会推出在机身材质和拍摄性能方面有所弱化的全画幅产品。不过,尼康并没有确切的回答,只是将此作为意见记录下来。现在,索尼α850虽然简化得还不够,却已很好地迈出了第一步。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款引起无数摄影发烧友关注的产品居然没有在国内上市,多少让人有些失望。看来,要想拥有这款产品,喜欢的朋友只能去香港或国外购买了。目前α850在香港的售价为14990港币,可以确认的是,在2460万等级的专业DSLR领域,α850将是最便宜、具竞争力的一款!即便和尼康D700相比,在价格上也有些微的优势。
不过,我们并不认为更为廉价的全画幅产品能取代一切,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全画幅和APS画幅以及4/3系统也各有长短。如果说α850是为在追求高画质和低价格方面寻找平衡的话,那么尼康D300S、EOS7D和宾得K-7在性能上则更加强悍,适应用途更为广阔。
为市场细分做好准备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数码单反相机市场的细分,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离不开镜头的配合,因为它们都是极为重要的获利来源。其中,很多人都很关注索尼的背照式CMOS,这个在小DC上表现异常抢眼的新成像器件噪点控制性能相当出众,即便在ISO1600感光度下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照片。如果将它应用在单反相机或者其他的较大画幅产品上面,将会让相机对光线的适应范围更广,由此也将为拍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市场影响力不可估量,甚至市场格局都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单反相机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体系,不仅相机在寻求细分,而且各家都有相当庞大的镜头阵容,可选择的镜头涵盖了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望远镜头以及微距镜头等。同时,新的镀膜技术也不断被开发利用,在控制色散、眩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进步;有些镜头结构得到优化,特色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当然,它们主要被应用在高端镜头上。比如佳能在新的“百微”镜头上打上了“L”的烙印,并应用了佳能前不久才开发的“双重IS影像稳定器”和UD超低色散镜片;而尼康最近也将“小竹炮”进行升级,VR防抖性能提升至4级,ED镜片则从5片增加到7片,并重新采用了纳米结晶涂层。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一样,入门级用户是数码单反相机最庞大的用户人群,因此除高端镜头之外,如何开发更为实用的焦段和更便宜的大光圈镜头便成了厂商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佳能开始对入门级镜头焦段进行扩展,EF-S15-85mmf/3.5-5.6ISUSM及EF-S18-135mmf/3.5-5.6IS将带给用户不一样的选择和体验;而索尼则将新的SAM自动对焦马达应用在四支新镜头上,很好地在高性能和低价格间找到了平衡。不过,最为耀眼的是索尼28-75mmF2.8SAM镜头,应用最为广泛的焦段加F2.8大光圈让我们看到了24-70mmF2.8镜皇的影子。虽然很多人猜测它来自于腾龙的设计,但800美元的报价正符合价格便宜的超值需求!它为整个行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将非常重大。由此可以预见,在镜头领域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
EF:这次新发布的28-75mmF2.8SAM镜头的发布很有意思,对于细分市场很有利,那么请问索尼今后是否会继续推出这样的镜头,甚至重新组合成新大三元?
索尼:我们推出的那些镜头已经完成非常全的镜头阵列,包括我们的G镜头和卡尔.蔡司镜头。客户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推出更多质量好、价格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在常用的焦段上更可以接受的镜头,因此我们响应用户的需求,推出了28-75mmF2.8SAM这支镜头。未来我们准备在合适的价格上一一满足客户要求,因为他们的要求很多,不能一下子满足。
……
数码单反相机的发展的确已拥有相当大的规模。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仅靠现有的高端、中端和入门级产品对用户进行分类,显然有些太过笼统。看看如今“花样百出”的小DC,我们就应该知道,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即便如数码单反相机这样的专业产品,细分将不可避免。顾客是上帝,谁站在用户的角度开发产品,谁就将赢得市场。厂商在这方面显然已达成了共识,在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中,我们看到,在现有产品结构中“钻空子”的正越来越多,产品布局越来越细腻。
第一台数码单反都是入门级
数码单反相机的市场细分并非现在才开始,早在2007年,尼康就以D40x和D40布局低端,为当年尼康登上销量冠军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后来佳能不得不搬出已经退市的EOS350D,以改变EOS400D独立支撑入门级市场的局面。自此以后,佳能、奥林巴斯、宾得纷纷借鉴了这一市场策略,到如今,几乎每家都有两款产品布局入门级市场。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奥林巴斯更不断追求机身小型化,宾得则强调高性价比。
不过,在产品布局细腻方面,索尼无疑是表现最为抢眼的品牌。在2008年,索尼就率先以像素差别与是否搭载实时取景和可翻转液晶显示屏推出了α200、α300、α350,今年下半年更先后推出了α230、α330、α380(未在国内上市)、α500和α550,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五款!虽然很多人嘲笑索尼“以量布局”,却不得不承认,依靠这种策略,索尼已经取得了成功,很长时间都稳居市场第三的位置。
但是面对如此之多的产品,用户该如何去选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特地采访了索尼,从下面的回复中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不过,在交谈中,索尼其实也反复强调:“我们发布机器是对应第一台单反,有这种购买需求的用户都归类到入门级。”而在发布的产品中,索尼α550的各项配置和性能表现都已经相当出众,在目前索尼α700已经停产的情况下,事实上α550已有替代之嫌。
为了提升自己在入门级领域的竞争实力,尼康、佳能在今年上半年都已开始采用这种策略—虽然佳能EOS500D和尼康D5000在机身架构和快门寿命等跟EOS50D和尼康D90还有些差距,但是它们的功能配置跟中端机的差别已非常小,“中端”和“入门级”的概念已开始走向模糊。
EF:从上午的发布会上,我们知道α500和α550都属于入门级产品,这样算起来,加上没有在国内上市的α380,索尼在入门级市场已经有5款之多。请问索尼是怎么考虑到这种产品策略的?对于入门级市场,索尼怎么看待这个领域的产品细分?
索尼:我们认为中国的数码单反相机市场正处于成长中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所了解的第三方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的单反市场有60%、70%是入门级用户,只有30%、40%属于中高端用户。其中,在入门级的水平上,我们看到用户的种类多样,有一些是从原来卡片机升级到单反的用户,有一些是从传统胶片机升级到数码单反的用户,他们有非常大的需求和成长性。我们觉得入门级增长空间比较大,觉得应该有入门的低端和高端两个区分,这也是为什么有α330、α230和α500、α550在入门级上面的区别。索尼现在已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产品阵列,我们认为它们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涉及到入门级产品细分的问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公司是按照价格进行低中高端的区分,有一些公司是按照机器的性能进行区分,我们觉得在中国单反相机市场上,低中高端的区分有时候并不那么清晰的。
错位竞争只是暂时的
中端市场的细分同样存在,尼康就同时拥有D80和D300(如今变成了D90和D300S),从APS画幅高端和低端上下夹击,一度让佳能很头疼,毕竟仅有一台EOS40D或者EOS50D,对于市场占有率多少都会有些不利,这应该是EOS7D现在推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宾得在中端市场也拥有K20D和K-7D两款机型,也是为了满足更多专业用户的选择。
如果说尼康D300s的推出只是在D300基础上小修小补的话,那么佳能EOS7D的推出则让人眼前一亮。它拥有与佳能全画幅产品相似的高规格配置(部分性能甚至超越无敌兔),以及1800万像素APS画幅CMOS和双DIGIC4图像处理器,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性能本已十分强悍的尼康D300S,能更好地满足需要高性能、大画幅但预算又有限的专业摄影师的需求,适用范围相当广阔,成功地在佳能现在产品结构中挖出了一块市场。
诚然,尼康D300s和佳能EOS7D同属中端旗舰机型,但是它们各自针对的用户群还是会有所差别。事实上我们看整个影像产品线,日系厂商在产品的布局上大都是交错的,针锋相对的情形并不是很多—至少在像素配置是这样的。尼康因为自身开发图像传感器还未成功,只能依靠索尼,因此目前还只有1200万像素的产品。但是,随着佳能(EOS50D为1500万像素)、索尼(α550为1400万像素)和三星(宾得K-7D为1400万像素)等厂商在CMOS像素细分上的逐渐开发应用,市场将随之进入更为激烈的阶段,因此尼康的下一步也尤为令人期待。
全幅其实可以更廉价
在本次秋季产品发布中,索尼α850无疑是最大的惊喜。我们都知道,在尺寸上较APS画幅大不少的全画幅图像传感器,在画质方面有更多的优越性。而α850更以平价的市场策略,将全幅单反相机的适应人群向下延伸,无疑会唤起很多摄影发烧友的购机梦想,对有全幅情节的人更有致命的吸引力,更将开创全画幅单反相机的新世纪。
在去年D700发布的时候,笔者曾经在采访中问过尼康,是否会推出在机身材质和拍摄性能方面有所弱化的全画幅产品。不过,尼康并没有确切的回答,只是将此作为意见记录下来。现在,索尼α850虽然简化得还不够,却已很好地迈出了第一步。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款引起无数摄影发烧友关注的产品居然没有在国内上市,多少让人有些失望。看来,要想拥有这款产品,喜欢的朋友只能去香港或国外购买了。目前α850在香港的售价为14990港币,可以确认的是,在2460万等级的专业DSLR领域,α850将是最便宜、具竞争力的一款!即便和尼康D700相比,在价格上也有些微的优势。
不过,我们并不认为更为廉价的全画幅产品能取代一切,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全画幅和APS画幅以及4/3系统也各有长短。如果说α850是为在追求高画质和低价格方面寻找平衡的话,那么尼康D300S、EOS7D和宾得K-7在性能上则更加强悍,适应用途更为广阔。
为市场细分做好准备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数码单反相机市场的细分,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离不开镜头的配合,因为它们都是极为重要的获利来源。其中,很多人都很关注索尼的背照式CMOS,这个在小DC上表现异常抢眼的新成像器件噪点控制性能相当出众,即便在ISO1600感光度下也能获得相当不错的照片。如果将它应用在单反相机或者其他的较大画幅产品上面,将会让相机对光线的适应范围更广,由此也将为拍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市场影响力不可估量,甚至市场格局都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单反相机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体系,不仅相机在寻求细分,而且各家都有相当庞大的镜头阵容,可选择的镜头涵盖了鱼眼镜头、超广角镜头、望远镜头以及微距镜头等。同时,新的镀膜技术也不断被开发利用,在控制色散、眩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进步;有些镜头结构得到优化,特色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当然,它们主要被应用在高端镜头上。比如佳能在新的“百微”镜头上打上了“L”的烙印,并应用了佳能前不久才开发的“双重IS影像稳定器”和UD超低色散镜片;而尼康最近也将“小竹炮”进行升级,VR防抖性能提升至4级,ED镜片则从5片增加到7片,并重新采用了纳米结晶涂层。
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一样,入门级用户是数码单反相机最庞大的用户人群,因此除高端镜头之外,如何开发更为实用的焦段和更便宜的大光圈镜头便成了厂商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佳能开始对入门级镜头焦段进行扩展,EF-S15-85mmf/3.5-5.6ISUSM及EF-S18-135mmf/3.5-5.6IS将带给用户不一样的选择和体验;而索尼则将新的SAM自动对焦马达应用在四支新镜头上,很好地在高性能和低价格间找到了平衡。不过,最为耀眼的是索尼28-75mmF2.8SAM镜头,应用最为广泛的焦段加F2.8大光圈让我们看到了24-70mmF2.8镜皇的影子。虽然很多人猜测它来自于腾龙的设计,但800美元的报价正符合价格便宜的超值需求!它为整个行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将非常重大。由此可以预见,在镜头领域的竞争也将会越来越激烈!
EF:这次新发布的28-75mmF2.8SAM镜头的发布很有意思,对于细分市场很有利,那么请问索尼今后是否会继续推出这样的镜头,甚至重新组合成新大三元?
索尼:我们推出的那些镜头已经完成非常全的镜头阵列,包括我们的G镜头和卡尔.蔡司镜头。客户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推出更多质量好、价格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在常用的焦段上更可以接受的镜头,因此我们响应用户的需求,推出了28-75mmF2.8SAM这支镜头。未来我们准备在合适的价格上一一满足客户要求,因为他们的要求很多,不能一下子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