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行业如何掌握话语权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务院,张国立,制片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31 10:16
专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潘洪业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是我国唯一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制作行业协会,现有团体会员近700家,涵盖了各类体制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包括中直系统各电视剧制作机构、国有和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各电视台电视剧制作机构、各电影制片厂以及部队和公检法系统各电视剧制作中心。会员单位电视剧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左右。成立二十多年来,制片委员会一直默默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电视指南: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制片人,您觉得是不是可以说什么人都可以做制片人?
潘洪业:人人都可以做,这是有一个前提,制片人这个行当,原来总局搞了一个行业准入,必须考制片人的执照才能上岗,但是国务院发了行政许可法后取消了制片人执照,所以,现在制片人就没有门槛了。就造成了谁有钱谁就可以做的情况。其实还是大家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真正做一个制片人,起码要有一个良好的素质,要对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有一个非常详细的了解,一定要清楚电视剧是什么流程。有些人是因为有钱,或者觉得这个行业良好就进来做,可能吃了很多亏,赔了很多钱,甚至播都播不出去,制片人这个行业专业性还是蛮强的。最近在做制片人的会员登记,来填报的话,一定要有两部以上的作品。
电视指南:制片委员会里有没有演员或者导演成为制片人的?
潘洪业:有啊,你看张国立不也是吗。其实制片人是电视剧制作中最高级别的,钱是他出的,班子是他搭的,演员是他找的,销售也是他来完成。当了演员当了导演之后,他自己有钱或者有人愿意给他投钱来拍电视剧,那就说明他一定是有这样的经验了。
电视指南:年轻的演员做制片人,您觉得他们能达到做制片人的能力吗?还是主要是宣传的噱头而已?
潘洪业:我觉得做不到,因为制片人在整个行业中是比较全面的人,不能只说我有钱或者我想怎么样。有些人还达不到全面把控的高度。
电视指南:制片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有没有一个规范性的东西存在呢?
潘洪业:真正的制片人首先是从剧本开始的,判断,选择,做一个项目经理首先要确认项目,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其次开始物色导演,然后和导演商量选什么演员,你如果不懂,就随便找个导演来拍这个戏,也可以叫所谓的制片人,但是,对于演员的选择都不参与意见,肯定不成。瞎猫也许撞上死耗子,但是这样的几率绝对小于失败的几率,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懂行。
电视指南:制片人除了选角色、导演以外,是不是对后期的宣传也要有一个把控呢?
潘洪业:是啊,肯定要有一个把控。一定要看剪出来的样片,如果符合要求,会继续拍,如果出了问题,大家就会开会讨论为什么没有出来当初预想的效果,我也不止一次地炒过导演,有没有问题是制片人说了算。都完成之后,我一定会整个从头到尾审一遍,最后的把控一定在我。
电视指南:现在业内有很多新的制片人,他们怎么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潘洪业:应该是这样的,年轻人要有过一两部戏的锻炼,这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说,他能做成一部戏,把一部戏做成观众喜欢,没有一定的积淀是不可能的,哪怕失败了,也是会得到一定的教训的,年轻人只能这样磨炼。我们协会与传媒大学为制片人办了一个研究生班,效果很好,很多学生现在都活跃在制片一线。
电视指南:制片协会会不会规定一些保护制片人的政策呢?
潘洪业:从协会本身来讲,职能和功能是服务于会员单位,维护会员单位的权益,还要指定本行业的具体的规定法规。我们还与总局与八一厂联合做培训,比如烟火方面等的持证上岗,也呼吁大家一起做。
电视指南:协会如何给制片人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政策呢?
潘洪业:现在制片人行业上的职称评定属于没人管的情况,目前在和演员协会、编剧协会商量,在会员单位中如何评定职称,也在和国务院商量,今年有可能会提出一些政策。
电视指南:我们主要是期待行业的自行规范,还是协会会主动积极地去促进?
潘洪业:这和国家政策、大的方针、整个体制的调整都是有关联的,现在是一个过渡的过程,逐步地来完善。近几年,电视剧的制作发展很快,质量和数量突飞猛进,可以用好戏不断来形容,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比拟的。
文/王昱妍 图/导演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