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北运河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内河航运,京杭大运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7-19 15:22
目前,以黄河为界,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全部断航;济宁以南110多公里能正常通航。
“两千五百多年的运河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断航,不是在清朝,也不是在解放前,借口是找不到的。我们只能想办法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继续传给后人。”苏国粹为恢复运河全线通航奔走呼告已多年,足迹遍布运河沿线,“这几次政协会议,我都会提交关于京杭运河恢复通航的提案,无奈人微言轻。”
苏国粹半开玩笑地说:“依照现在这种分散的政府管理模式,运河是通不了航的,水归水利部门管,船归交通部门管,水利部门不管你能不能通船,而航运部门只想着没有水我就不通航,如果管多了还属于权力越位。”
他告诉记者,京杭大运河现在年通货量超过3亿吨,在内河中仅次于长江,河北、山东矿产资源丰富,长三角地区恰好对此有极大需求,运河上天然就有一条完整的经济链条。“如果能实现全线通航,通货量肯定要远远高出3亿吨这个数字,沿线也会聚集一批输出原材料的企业,这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拉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运河的价值长期被低估,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资金投入较少,内河信息化发展也一直受阻。“你去看看我们海上的现代化港口,与国外相比毫不逊色,但内河码头就非常简陋了。”苏国粹说道,“内河发展与内河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内河行业受到重视就可以促进信息化的建设,反过来信息化建设又会加快内河航运的发展,信息化部门本身发展得就很快,对航运的支撑作用也很强,原来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现在就要抓住机会迎头赶上。”
内河航运也确实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2011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文件,将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为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同年11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也在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目前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还不平衡,内河水运是一个短板。水运符合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在承担大宗、低附加值和集装箱货物运输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兴内河,是经济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
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瓶颈在山东。2011年年底,山东省政府出台“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目标完成投资140亿元,重点建设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的扩能升级等工程;到2020年,建成“沟通南北”的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和“贯穿东西、河海直达”的高等级航道骨架以及旅游客运航道。
在多方努力下,京杭大运河正在迎来复兴的曙光。
本报记者 别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