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竞选欧洲议员

  欧洲联盟现拥有27个国家,近5亿人口,由欧盟成员国在各国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最高民意机构是“欧洲议会”。欧洲议会代表欧盟各成员国的人民行使权力,对促进欧洲的繁荣和发展、改善和提高欧洲人民的生活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它的选举历来为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所关注。

  欧洲议会每5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这是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跨国选举。2009年6月4日至7日,又值欧洲议会进行新一轮的换届选举,本届选举除由于上述原因而备受关注以外,更因为在本届选举中增加了一个新亮点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这个新亮点是什么?就是英藉华人、年方十九的大男孩张敬龙参加欧洲议员竞选。虽然在本届选举中张敬龙因未达到应得的票数而没有当选,但他这次参选的思想、行为和所表现出的精神,却深深感动了广大的海外华人,英国华人参政计划创办人李贞驹律师说:“张敬龙争取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十分令人鼓舞!自近代150年来,华人在英国一直保持沉默,而张敬龙,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却迈出了华人竞选欧洲议员的第一步。”

  然而,张敬龙究属何许人也?

  Part1

  张敬龙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来自菲律宾。1990年张敬龙出生于香港,1998年举家移民英国伦敦。现年19岁的张敬龙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同时还是英国司法部青年咨询委员、韦特咸森林区2012伦敦奥运大使、华人青年广播计划行政组员、伦敦国际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英国皇家协会会员及英国华人参政计划成员,同时,他还是2009年戴安娜王妃大奖得主之一。最近伦敦举行二十国高峰会议,警方便邀请他参与多次会谈,由他以年青人的角度,对保安措施提供意见。

  由此可见,张敬龙不独是个优秀的大学生,而且还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年纪虽轻,却非常明理而睿智,对自己跟从父母由香港移民到英国一事,他有这样的看法“移民到外地,既要积极融入社会,又不要丢下自身的文化传统。”他自己就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着炽烈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

  英、美等国的学校里,都设置有社会参与性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等方面。张敬龙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自己花了80英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一有松裕时间就骑车去为社区服务,特别是到华人较多的社区去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通过这样的社区活动,张敬龙受到社区群众的热忱欢迎和爱戴,伦敦华埠商会会长吴国强先生赞扬说:“张敬龙关注华人事务,投入社区的工作,值得大家支持。”而他自己也从中深刻体会到只有让伦敦、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对中国现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华人移民争取到更多的权益,我,应当成为这样一个所在国与华人移民之间的矛盾“调解人”。通过社区的社会实践,他给自己作了角色定位。而角色的定位,又促进了他更广泛的深入社会实践。所以伦敦国际广播电台华语节目主持人、张敬龙的竞选顾问胡沛成先生说,张敬龙是“一个能够和别人迅速拉近距离的人”,买一包口香糖也能和售货员热情地聊天问好。

  这就是,张敬龙。

  Part2

  为了能真正充当社会调解员这一角色,张敬龙有意参加英国议员的竞选,因为只有走上从政参政的道路,才能取得代表华人的话语权。

  但张敬龙知道,英国的华人参政才刚刚起步,从2006年起,英国华人律师李贞驹才带头发起和组织“华人参政计划”项目。李贞驹、胡沛成等华人名流,是很支持张敬龙参选英国议员的。即便如此,张敬龙自忖仍无当选的可能。因为,英国议会分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又称贵族院,基本上是立法机构,它的议员不是由普选产生的,而是凭家声人望进去的,门槛极高,张敬龙当然进不去。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才是实权机构,议员也是从普选中产生的,但这种议员的选举,是采取单一制的投票方式。然而华人历来重商轻政,许多人对投票选举之类根本就没兴趣,连选场的边都不沾,就更别指望他们会投你神圣的一票了。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华人的张敬龙,又怎能有望选上下议院议员呢!

  唯是天无绝人之路,新的希望来了——2009年6月,欧洲议员进行换届选举。张敬龙想,假如我能当上欧洲议员,则不仅能为全欧的华人群体争取到话语权,而且还能在更高更广的国际社会层面上充当“调解员”,更好地为自己的祖国与全欧服务。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张敬龙决心投入到欧洲议员的竞选中去。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家长和朋辈们的热切支持。

  参加欧洲议员的竞选,首先要交纳5000英镑的保证金。张敬龙还在就学并无收入,他的家庭也不富裕,但家里还是尽其所能地支援他,“华人参政计划”的推手李贞驹律师则赞助了1000英镑,张敬龙自己又通过网络和现场,发起了“一人一镑募捐”的活动,终于筹足了应付的保证金,使他有资格成为伦敦选区的候选人之一。

  既为候选人,便要拉开竞选的架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有了自己的竞选顾问、法律咨询、竞选政纲、登记报名、造势拉票等等一大摊子。他的竞选顾问是其好友、伦敦国际广播电台华话节目主持人胡沛成,法律咨询是伦敦著名律师李贞驹,至于竞选政纲——这可是竞选工作的灵魂,它既要旗帜鲜明,能号召群众,又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其一、所定政纲是否呈现一种反种族主义的种族色彩。因为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英国也曾讨论过会不会有一个黑人首相,但这话题持续不了几天,很快就消失了,因为英国反种族主义的情绪是极其严重的,一旦视你为种族主义者,竞选就必败无疑。其二、政纲虽不能带有种族色彩,但又必须反映和维护华人利益,这样才能通过竞选来催化华人团结,锁定华人票仓,使他们拥护本候选人。

  经过反复研究、仔细斟酌后,提出了以下三点政纲:

  1、降低伦敦唐人街的租金;

  2、解决中文学校的经费问题;

  3、解决黑工造成的社会问题。

  这三点虽然都是涉华问题,却绝不能扣以种族主义的帽子。譬如解决中文学校的经费,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的:随着英中贸易的日益扩展,英国本土的中文人才十分匮乏,几乎一半以上的英国公司不得不雇佣中国的MBA毕业生来开拓中国市场,因此培养英国自己的中文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英国己有100多家中文学校,但经费严重不足,而这100多家还未能满足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尚需再斥资办校,故有此动议。这样的竞选政纲,非但不是什么种族主义,反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为促进英国迅速发展的远见卓识,但无疑它对在英的华人群体也是极其有利的。

  2009年4月20日,欧盟华人组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分析华裔候选人在当地参加欧洲议员的竞选策略问题,结果发现其他的华裔候选人都没有明确而妥贴的政纲,唯独张敬龙是例外,于是张敬龙便成为全欧洲唯一一位欧洲议员的华裔候选人。

  在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后,张敬龙便按计划开展竞选活动,他计划每天要参加三个活动,见一家社团。实际上,他都超额完成。当进入投票前的最后一周,他还每天跑到伦敦最繁华的牛津街去站台拉票。他在以上的竞选活动中,强调了“独立、少数族裔和年轻人”这三大关键词。

  所谓“独立”,就是说他不属于任何政党。张敬龙并不代表哪个党派的利益和意志,他声称如果自己能当选,他将在欧洲议会里充当一名独立“调解员”的角色,一方面积极替华人群体说话,为华人移民争取更大的权益;另一方面他将使欧洲对中国的文化、政治有更多的理解,使欧中关系更加协调、更加亲善、更加有利于共同发展。由于英国的多个党派近日来接续爆发出滥报竞选开支的丑闻,使选民对党派竞选很感失望,反过来对独立竞选的张敬龙就表示积极的支持。

  “少数族裔”则是张敬龙主攻的票仓,这个关键词的着落点在于他自己是中国人而母亲是菲律宾人,希望带来足够的选票。“年轻”则是张敬龙本身所具备的非常优势,他以自己为榜样带动新一代的移民来关注政治。他的三大关键词是提得十分准确而有力的,因而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响应。

  伦敦华埠商会、香港炉峰社、全英中国学者联谊会及多个华人社团都纷纷表示对张敬龙的支持,不少华人还为张敬龙派发英文传单,争取伦敦其他的选民支持。EXODUS舞蹈团的创办人、青年舞蹈家王大志更自创舞步,为张敬龙的竞选活动添彩鼓气。

  Prat3

  2009年6月4日,是英国本土选举产生72名欧洲议员的日子,张敬龙也步入竞选的最后冲剌阶段。

  4日清晨,张敬龙和他的竞选班子便登上临时租用的辆红色双层公交车,从伦敦东北部的住家出发,在附近的投票站投票之后,一路通过扩音器进行竞选宣传。

  “伦敦市民们,你们好我是16号张敬龙,是最年轻的欧洲议会议员候选人,我今年19岁,希望你们投我一票!”张敬龙一遍又一遍地介绍自己。

  张敬龙的父母和弟弟也在竞选车上为他助威拉票。竞选车所到之处,都倍受路人关注,不少路人向他招手,还有的骑车人甚至停下来询问他的竞选纲领,他都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了解答。在伦敦华埠作竞选拉票时,英国歌唱比赛冠军李洁盈还当场为他高歌助阵,另一位上了年纪的名叫“五妹”的华人老太太还为这“初生之犊”的张敬龙所感动,当场给他解囊助选。竞选之日,感人之事不断发生。

  可惜的是,最终结果张敬龙没能达到当选的票数。虽然如此,但他以仅仅五周的竞选准备,所获的票数已在五个独立候选人中排名第二位,更高于两个少数政党的候选人,因此他满有信心地宣称,一定要认真总结此次参选的宝贵经验,日后将卷土重来

  在这位少年英豪的启迪下。也许任何一位渴望成功的海外华人政治人,也都应当严肃思考:作为一个有着强大祖国作为后盾的少数民族,在一个西方社会里要取得政治上的成功,突破点到底在哪里?道路该如何去走?愿世界华人之花,开遍天涯海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