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有志互联网创业的年轻人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创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28 14:11
经常会有人问我:究竟应该怎么创业?
我强烈建议至少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找几个经验互补的共同创办人以降低创业风险。但如果你是公司唯一的创办人,最好在确定创业方向没有错的前提下,把想法再和周围的一些有经验或者有智慧的朋友交流一下,以防出现被忽略的重大风险或细节。当收集了这些反馈后,如果仍然觉得想法可行,那么我建议你做的第一件事是去雇佣一个行政人员,因为在公司成立之初,有很多类似于租房子等琐碎的行政工作要处理。很多创办人花费很多时间在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上,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
我建议你雇佣的第二名员工是人力资源总监。在很多创业公司,所谓HR其实是行政人员兼任的,但往往因为这些做行政的没有受过HR的专业训练,难以帮助你快速建立公司的框架。现在,我的人力资源总监会到大公司去挖。尽管他们的工资会很贵,但却是值得的,因为大公司的HR往往有一套很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够帮助我更快地完善公司的人力管理制度,珍爱网最早的人力资源总监就是原华为公司武汉分公司的HR负责人。
有了人力资源总监,再去雇每个部门的高管。每个部门的高管、人力资源总监加上创办人一起面试其他员工,这样一来,公司的架构就能很快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我对所有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还有几点建议:
第一,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你将要面对的风险。
现在很多年轻人被各种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所激励,但其实创业成功的比例是很低的,在每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无数个失败的创业公司。前不久,我从一位在摩根士丹利负责亚洲区互联网行业研究的著名研究员处了解到一组数据:中国目前共有200多万家网站,其中有2000家左右融到过创业资金,在这2000家中,最后上市或被收购的也只有100来家。可见,互联网创业失败的风险是很高很高的。我猜想其他行业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中国互联网行业目前的创业环境是非常糟糕的,有几家大公司垄断了大部分流量的入口,又不像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一样真的开放。前一段时间硅谷有一家做照片分享的应用非常成功,叫做Instagram,它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Facebook和Twitter的开放平台,可以让其实现病毒式传播。而中国大的互联网平台往往只提供分享功能,没有下载链接,导致传播链条没有闭合,极大地影响第三方应用的转换率。
珍爱网是因为成立的时间比较早,2005年的时候流量垄断还没有这么严重,流量的价格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再加上我们找到了相亲这个垂直细分领域,如果今天我才开始做珍爱网,恐怕就很难成功了。
第二,策略往往比“人”还重要。
风险投资人经常说:“投资就是投人”,因此很多人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其实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做企业想要成功,有三个要素,一是策略,二是团队,三是执行。
只要选对了领域,即使团队最初不是最好的,成功的机会也会大很多。所谓优秀的团队在很多情况下只能针对某一既定的领域,因此在方向错误的前提下,也就不存在所谓“优秀团队”了。只要找到正确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执行这种策略最好的人才,执行就只是一个结果。
第三,除非你有把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差钱”,否则第一次创业尽量不要创建免费社区类网站。
大多数免费社区类网站的问题是,当用户数量不够的时候,完全没有商业模式,只有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进行商业化。也就是说在积累用户阶段,创业者将面对完全没有收入、未来商业模式不确定等几乎所有的风险,如果不能持续融资,将会很快把钱烧完,很有可能直到最后公司关掉了,都不知道自己的社区究竟有没有商业模式。
李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博士,曾任纽约贝尔斯登公司 的债券部副总裁和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执行董事,由投资银行家转型的互联网创业人,是中国大型相亲网站珍爱网的创办人和董事长。
文/李松 珍爱网创办人、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