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家群像 从疯狂开始,到疯狂结束?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冒险家,极限运动,登山,滑翔伞
  • 发布时间:2013-04-11 14:46

  “活到极致”是这群人共有的生活态度。

  有人认为他们是英雄,羡慕他们华丽的冒险;有人认为他们是疯子,总拿生命当儿戏。在他们当中,有最终功成名就的,有昙花一现后丢掉性命的,更多的是一直奋斗中的寂寂无名者……

  极限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但这个群体的发展态势却远远超乎想象。刺激感和不凡的体验,是促使数万人开始每一次挑战的最大动力。每一次肾上腺素的激发和对自身胆量和体能的突破,成为了他们的“军功章”。

  极限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是极容易令人上瘾的。在这群“瘾君子”中,有的名利双收,有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更多的则是在挑战自我的路上默默无闻、踽踽独行。

  本刊在这里呈现的,只是这个群体的冰山一角。

  阿迪力

  走钢丝“走”进政坛

  阿迪力·吾守尔,是我国极限运动史上最名声显赫的人。他曾经受到过多名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拥有新疆达瓦孜艺术的第六代传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头衔。

  但这样的鲜花和掌声,是用几次“死”去“活”来的经历换来的。他先后曾五次打破高空行走世界纪录,而且是在没有系保险绳的情况下完成的。1997年,阿迪力向“世界空中王子”科克伦发起挑战,以比对方快39分钟的成绩,成功跨越架设在长江三峡夔门上长600多米的钢丝,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不过,人们事后才知晓,因为资金缺乏,当时阿迪力的钢丝只由36对斜拉钢索固定,比对方少了一倍。此外,对方有营养师设计餐单,有特制的运动鞋,而阿迪力吃着大饼,穿着牛筋底靴就匆匆上场了,稍有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走钢丝的人失败后,或许当场丧命,或许跌落留下终身残疾,阿迪力同样也逃脱不了这些险情:2001年,阿迪力来到衡山,准备跨越架在玉板桥和凤凰峰之间高66米、长260米的斜拉钢丝。在距离终点仅3、4米的时候,他意外地从钢丝上跌落到了山间,幸而有松树的阻挡才捡回了一条命。不过,不系保险绳进行高空表演,至今仍然是阿迪力最抢眼的招牌,他认为,经历这些心惊肉跳的危险,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杨小强

  高空折翼的天才

  “滑翔伞属于高度危险的极限运动”--当体育总局开始对滑翔伞下定义时,年仅20岁的国家滑翔伞队运动员杨小强已经意外殒命了。

  2012年6月4日下午,杨小强在富阳永安山滑翔伞基地“飞伞”,当时的训练内容是圈内俗称的“翻跟斗”,在第二次360翻转的时候,因为用力不够,杨小强整个人坠进了伞里,连人带伞从100米左右的高空坠落。

  20世纪80年代末,滑翔伞运动传入我国并迅速发展,现注册的航空俱乐部有50多个,正式会员1400多人,经常从事滑翔伞飞行者达数千人。杨小强的技术在国内是最顶尖的,他曾经在第六届世界滑翔伞定点锦标赛中获得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该项运动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在圈内,年轻的杨小强因为“天赋和良好的技术”而闻名。他的死讯令滑翔伞论坛的网友震惊不已,因为他几乎被当作这项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目前,国家滑翔伞队归航空一部管理,因为是“非奥”项目,建制不全,国家队队员都是临时选上来的,教练也是聘用的,所以,从国家队教练到队员都没有具体编制,根本无法全方位保障训练安全--即便像杨小强这样被重点培养的专业选手,尚且未能够逃离如此厄运,不难想象,其他的滑翔伞飞行者,如果在没有最专业的设备和培训的情况下就仓促飞行,必定会隐藏着可怕的忧患。

  严冬冬

  长眠天山的清华学子

  2008年,严冬冬曾护送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造就了大学生圈内的一段佳话。时隔4年后,年仅28岁的他却长眠在天山之上。中国登山界,就这样丧失了一员大将。

  严冬冬是清华大学登山队队长,是颇有才气的翻译工作者,还曾是鞍山的高考状元。因为酷爱登山运动,他和伙伴在中国许多高海拔山峰上留下了奔走的足迹。2011年10月,他与搭档周鹏一起在贡嘎山域进行了一系列攀登活动,并凭借与周鹏一起完成的嘉子峰西壁新路线登顶,获得了“2011年度的中国户外金犀牛奖之最佳攀登奖”--这是中国登山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品学兼优的同时,严冬冬在登山运动中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彼时的严冬冬受到了很多同好者的尊敬。2012年7月9日,严冬冬在新疆天山登山下撤途中不幸遇难。在4400米左右高度的冰川上,他不慎掉入很深的暗裂缝被卡住,严冬冬的队友周鹏以及其他人多次进行努力救援未果。最后,因为搜救难度巨大,且地形复杂,严冬冬的父母甚至放弃搜寻遗体。

  严冬冬的意外去世,在这帮登山爱好者中激起了惊涛骇浪,甚至有专业人士开始对中国登山环境反思:高海拔极限登山是一个高风险,容易“死无葬身之地”的运动项目,它到底该不该存在?

  张健

  聚光灯下的横渡第一人

  49岁的张健,现在已经当上了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俱乐部委员会主任,算是升了个不小的“官”,在戴上这顶帽子之前,他曾是孤独的“中国横渡第一人”。

  1988年,张健用9小时19分游完了29.5公里宽的琼州海峡后,成为了中国横渡海峡的第一个男人。从那之后,张健竟然持续游了22年时间,造就了横渡史上一次次令人瞪目结舌的世界纪录。例如在2001年7月29日,历时11小时56分,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2003年8月2日,他克服了海拔高、水温低、紫外线照射强的恶劣自然条件,在青海湖里畅游,横渡距离达26.2公里;2010年8月8日、9日,已经46岁的他经过36小时30分钟不间断游泳后,创造了人类横渡最长距离淡水湖的新纪录……

  12次毅力非凡的横渡经历,成功地让这个男人家喻户晓,中央电视台还曾经现场直播了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和兴凯湖的过程。张健称得上是因极限游泳而名利双收的典范,但即便有了风光的头衔,他骨子里对横渡运动的热爱却并没有减轻。

  与张健响当当的名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张健担任总教练,在2005年成立的张健横渡队却再也没能创造出单人作战时那种一鸣惊人的战绩,似乎大家都认为,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文/魏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