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约会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南极,摄影
  • 发布时间:2013-04-18 09:43

  感光度:ISO320° 快门速度:1/320秒 焦距:220毫米

  相机型号:Canon EOS-1D X 曝光补偿:-0.3 光圈:f/7.1

  “南极洲的原著居民是企鹅、海豹等动物,它们不会领着你去喝茶,不会邀请你去它们家中做客,甚至你还要给他们让路,但瞬间的回忆即成永恒,两次的南极之旅没有让我厌倦,如果可以,我还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郎晓光

  去年的11月5日,摄影家郎晓光第二次踏上了南极之旅。

  郎晓光先生已经到过两次南极。我问他,去了为什么又要去,不会感到乏味了么?大片的冰川,早已见过的企鹅,唯有的是独特的纯净。他说:“你只说出了三分之一的南极,要是你去过,南极给你的印象绝对不是探险这么简单。它博大坚强,美丽脆弱,大美无言,能亲临造访,何其荣幸。我相信,每个有幸体会的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成为它的大使,它的发言人。”

  每年的11月中旬到次年3月,是南半球的夏季,也是南极最佳的旅游时间,气温在0℃~5℃之间。25天,郎晓光跟随旅行团在南极一路巡游,造访了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极半岛,又一次被那片辽阔、纯净、洁白的圣地所震撼和深深吸引,创作拍摄出了多幅佳作。这幅《风雪约会》就是他故事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之一。

  郎晓光要做南极的大使,这不是一句空话。他的摄影作品故事情节有典型性,感情色彩浓郁,很好地为南极地区的生物景观做了发声代言。

  《风雪约会》拍摄于南乔治亚岛。作者选取当地的岩石和植被作为背景入画,交待了环境。南乔治亚岛位于亚南极地区,是一座活火山岛,有着荒凉峻峭的岩壁、冰雪覆盖的陆地,以及悬踞的冰川。这里是马可罗尼企鹅的故乡。企鹅的群体意识很强,习惯一起下水一起上岸。因此,成千上万的马可罗尼企鹅每年同一时间在此出现,在布满岩石的小岛上交配、繁殖。

  这天上午,天公不作美,海风夹杂着细密的雪片肆无忌惮地飞洒,海浪翻滚澎湃。郎晓光所在的游轮和马可罗尼企鹅一起抵达。由于没有合适的登陆地点,团员们只得每10人乘坐一艘橡皮艇,缓缓靠近海岸。而对于马可罗尼企鹅来说,登岸更加艰难。

  幸好,它们是充满斗志的生物。汹涌的海浪面前,它们从不却步。马克罗尼企鹅要从海边穿过岩壁、碎石,在离海浪尽量远的地方筑巢--在100多米高的峭壁顶上。如同跳岩企鹅一样,马可罗尼企鹅也善于在岩石间跳跃,必要时更以鳍肢为臂,以爪为鞋底钉,以喙为攀岩斧向上攀登。尽管历经艰险,它们必须这样做--有没有下一代,可就取决于此了。

  作者抓拍下的这一幕,是一小群马可罗尼企鹅刚刚登岸的情景。当时雪下得正大,能见度非常低,而且风急浪高,作者身处的橡皮艇在海中就像浮萍一般随波飘荡。这种非常情况下,作者将光圈值增大到f/7.1,感光度提高到ISO320°,且在曝光补偿上降低了3档,在拍摄中确保了曝光准确、主体不虚。

  而要在作品构思、构图、抓拍等方面兼顾,手持连拍,更加要看真功夫了。

  这幅作品在色彩方面体现着和谐之美。企鹅黑色的背和深色的岩石呼应,白色的肚皮和雪色呼应,黄色的冠羽和背景中棕黄色的植被呼应,甚至粉色的脚蹼也与喙属同一色系。整幅画面虽布满雪花,却显得干净简洁。

  画面中,6只企鹅,三黑三白,让我不禁联想起关于“企鹅宝宝说,父母有两种颜色,黑色是离去,白色是回来”的说法。的确,白色的3只在整理羽毛,身体朝向大海,像是在对橡皮艇上的客人们以及海上自在的单身时光告别。黑色的3只,形态各异,最左边的张开一对鳍肢,双脚踏在岩石上,看上去应该是刚刚才跳上去的样子,大概排在队伍的最末;而画面的视觉中心,就是最右方的那位姿态最为“标准”的企鹅,也是我想是它们之中的“领路人”,最先跳上岩石,已经在眺望远方。

  而前方等待它们的,是更加陡峭的悬崖,还是汹涌扑面的海浪?它们克服了第一道阻碍,但难题还远远没有结束。不过我相信,经过这样的历练,马可罗尼企鹅家族会更加坚韧,生生不息。

  郎晓光

  中共党员,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高级摄影技师,现任秦皇岛广顺集团董事长。

  赏析/张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