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生态文明,旅游
  • 发布时间:2013-05-15 09:46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使用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概念,迅速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生态文明”并不是十八大首次提出,但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和生态的字眼达到45处之多,可见,生态文明正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近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建伟在“中国生态摄影网”他的个人专栏中提到:生态文明社会的大厦需要生态文化来支撑,生态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生态摄影。记录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留给后来人我们的认识和轨迹,是时代赋予摄影的神圣历史使命。用影像来“反映现实、呼唤社会、保护生态”,是当代摄影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于是,在此时代趋势和国家发展蓝图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顺势应运而生。科考委团结生态摄影专家、生态学者,组成了一支专业的生态摄影科考队伍,既有宣传生态文明的使命,也有为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服务的职能,又要引导更多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人们为生态建设服务,具有原创性、资料性和宣传性。以科学考察委员会为平台,中动协将在全国范围内及时掌握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图文资料,建立生态摄影专业人才资源库和生态摄影图片库。

  关于科考委成立大会的详细内容,我们在本期开篇“特别关注”栏目作了较为翔实的报道。而在随后的篇幅中,我们的焦点依然锁定生态摄影人。

  山明水秀的“中国观鸟之乡”--湖北京山县,迎来了刚刚产生的首届科考委员会委员们,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观鸟、拍鸟爱好者和环保人士。以“美丽中国,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全国“爱鸟周”活动在此启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商爱鸟护鸟和生态保护之举,并深入县内各中小学开展爱鸟爱自然教育,传递生态文明的薪火。

  《旅游纵览》杂志关注生态,也始终致力于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本期我们在“深度涉足”栏目向您推荐沙漠旅游。

  沙漠,旅游产品后起之秀。沙漠的新奇性、刺激性、惊险性、挑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个性化趋势。城市生活的喧嚣和大漠静谧的巨大反差,似乎也唤醒了人们对浩瀚沙漠的向往。

  沙漠旅游有着丰富的特殊活动内容,像沙漠探险、科考,沙漠野餐,沙漠露营,沙漠运动,沙漠找水,沙漠中观星赏月,探访沙漠游牧民族,观赏历史遗迹等。既可以从古城的废墟中感受岁月的变迁与更迭,又可以从野生动植物的身上发现生命的顽强与不朽,更可以领略古朴的风土人情,和当地人与大自然共存共荣的生存精神。

  当然,沙漠需要的,不仅仅是观光。这种将观赏、探险和竞技结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方式,在引出人们冒险渴望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关注与思考生态环境改善的问题。我们不禁再向旅游开发者发问:怎样可以寓环保教育于沙漠旅游之中?如何在保护原生态的前提下挖掘沙漠旅游资源?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树有平等善待生态的观念,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传播者和受益者。

  撰文/德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