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守住优势拓疆土

  尽管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它日前还是在有全球200多位ICT分析师、100多位金融分析师、100多位媒体记者参加的“华为2013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披露了2012年的业绩和接下来的5年战略目标,以此表明华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公司,并期望与合作伙伴构建共存的生态环境。

  5年计划年增长10%

  众所周知,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的看家本领,但随着这一市场的增长趋缓,华为开拓新业务领域的压力也在增加。因此,近年来,企业业务和消费类业务成为华为新的战场,与运营商业务一起成为华为三大业务。

  在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公布了2012年的收入为2200亿元(约合349亿美元),同比增长8%。同时,华为透露了下一个5年计划的增长目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另外,我们看到,华为过去赖以生存的运营商业务近两年的增幅已经达不到前些年的近30%,而仅为7%左右,从单一的运营商市场向企业市场和消费类市场扩张是华为必然的选择。从数字上看,2012年,华为在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增长都远远高于运营商市场,分别达到25.8%和72.7%,尽管运营商市场目前仍旧是华为的支撑性业务。因此,在华为新的5年计划中,三大业务的构成比例也将会发生变化,运营商业务所占的比例将从现在的73%,调整到60%,而企业业务则会从5%上升到15%,消费类业务也将从22%上升到25%。

  在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中,云计算加速向商业应用转化、智能终端将成为华为新的战略高地,也是新的增长空间。

  对于华为三大业务的未来发展战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说:“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未来主要的增长市场是发达国家地区,但不包括美国;在企业业务方面,我们将主要聚焦于欧洲、中国以及26个企业较为集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占据了全球业务总量90%以上;在消费类业务方面,华为将重点关注在30个智能手机需求量较大的区域。”

  经过资源整合后的华为,在市场、区域和产品方面都更加聚焦。

  运营商业务依然强大

  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的“当家菜”,这一点毋庸置疑,按照华为的下个5年计划,即使到2017年,这部分业务仍将占华为总体收入的60%。

  对于华为运营商业务的发展,华为运营商网络CTO李三琦说,过去10年来,电信行业经历了三次主要变革,而在这些变革中,华为以其技术上的优势和前瞻性,引领行业发展。他说,在三大转型中,华为先后经历了从TDM到IP网、从固网到移动、从话音到数据。随着电信业的发展,10年来华为相关方面的业务也在增长,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9%,移动业务市场份额增长了10倍,IP市场份额增长了9倍,而固网则增加了4倍。

  李三琦认为,未来电信产业的基本面仍旧稳健,可实现3%~5%的年增长率,因此,华为在下一个5年计划中,首先要成为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保持持续有效的增长,李三琦透露说,华为运营商业务除了实现收入年增长6%外,在固定宽带业务(FBB)方面要达到市场第一,移动宽带业务(MBB)则达到市场第二;同时,软件和服务将实现15%的年增长率。

  之前,华为运营商网络业务在美国受阻,因此,李三琦说,华为未来5年的战略是在欧洲建立第二个本土市场,增加员工5500人,从而总数达到1.3万人,同时成为日本和韩国电信的主流供应商。

  企业业务目标100亿美元

  为了持续发展,华为从2011年开始谋划向企业市场拓展,并正式成立了IT产品线,还回购了华为赛门铁克。之后,华为在服务器、存储及网络方面,不断高调推出各类新产品,大举挺进企业市场。

  尽管华为在企业市场是后来的闯入者,但它具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像华为在网络方面的技术底蕴、华为在技术研发和技术标准方面的积累,这些都是华为做企业业务的“底气”。

  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坦言:“在企业业务方面,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发现这个市场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得多。”不过,据透露,华为企业业务2012年收入达到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国内和海外各占50%;而2013年将达到27亿美元,到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的收入目标更将达到100亿美元。

  在企业业务的发展中,华为提出了“被集成”理念。华为企业业务CEO徐文伟说,华为提出“被集成”的目的就是让合作伙伴与华为能更好地合作,更好地面向最终客户。这一战略是经过华为高管团队反复讨论过的,不会随意改动。企业业务更多的是要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拓展业务,而华为更希望扮演“被集成”者的角色。徐文伟说,“被集成”包括两方面:一是只做产品提供商,而不是包揽产业链上的所有事;二是不直接面向客户交易或签合同,不与合作伙伴直接竞争,而是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华为希望通过这两点,使合作伙伴信任华为,而不是把华为当做他们潜在的或直接的竞争对手。”徐文伟说。

  要想在企业市场打拼,渠道建设至关重要,对此,徐文伟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华为的渠道发展较快,目前已有近4000家渠道伙伴,遍及中国及海外32个国家,明年预计会超过7000家。

  华为企业业务包括网络产品、IT产品和统一通信3部分。在分析师大会上,各部门的负责人在徐文伟的率领下,高调亮相,与分析师和媒体记者见面交谈和接受采访,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华为做企业市场的气势。

  其实,在华为有许多针对行业的解决方案,它们都是基于华为对行业应用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华为企业无线产品线无线宽带产品总经理李胜利介绍说,华为推出了基于公网的无线解决方案,可针对用户需求定制化解决方案,解决WLAN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一方案可用于政府、交通、能源等行业。李胜利说,尽管这一产品线在华为是个小产品线,但去年的收入也达到2亿美元,到2017年,将达到10亿美元。

  企业网得天独厚

  在华为企业业务中,来自企业网络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据一半江山,这与企业网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不开。

  华为企业网络产品线副总裁马云说,“华为进入企业市场有哪些优势,这也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华为的基因。”马云认为,他们继承了华为三个重要的基因,一是华为擅长的电信行业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可靠性、稳定性、可运维性,华为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能把设备做得更可靠、更好用、成本更低;二是华为在一个领域的执着和积极投入,因此而聚集了优秀的资源和专家;三是华为在软硬件方面都有很深的积累,所推出的产品在性能上高于竞争对手。

  马云说,智慧园区网集中体现了华为对下一代网络的诉求,如移动趋势、视频对网络质量的需求、云时代的来临等。“传统的IP网络和网络割裂的架构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华为提出下一代网络的概念,就是要把割裂的业务和网络的现状进行拉通,让网络自动适应业务。”马云说,除了SDN的两个概念,即分离式架构和开放之外,华为还增加了第三个概念,即全可编程的网络。华为园区网就是首家实现可编程的解决方案,按照马云的话:将网络插上质量和快速适应的翅膀。据悉,华为园区网将首先在教育和互联网行业推广。

  无论是在分析师大会上,还是采访中,华为去年推出的CE12800交换机常被提起,这是一款让华为自豪的产品。华为数据中心网络产品总经理孙路遥介绍说,业界最高端的交换机CE12800去年5月发布,第四季度正式销售,目前在全球已销售超过250台,海外占33%,同时在政府、金融、互联网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另外,CE交换机在中国有了规模布局,尤其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广东广电、百度、阿里巴巴都已经部署或中标,在欧美高端市场也取得了战略突破,包括英国SCC、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俄罗斯最大的搜索引擎等已经中标。

  在SDN方面,孙路遥透露说,华为做SDN整体架构有两个方向,一是适应IT的玩法;二是以网络为核心。两个方向会齐头并进。据悉,华为SDN控制器的第一个版本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布。

  本报记者 郭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