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打印安全性刻不容缓

  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企业对安全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年均增长率预计将高出企业整体IT支出年均增长率的一倍。但是在高投入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安全能否让管理员真正高枕无忧?

  当公司局域网被防火墙严密保护的同时,几页遗落在打印机旁的文件被无关人员捡到,公司的机密文档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泄漏了。

  这并不是电视剧中的情节,而是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的现实情况,每一个缺乏文印信息安全防护的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业务风险。之前就有调研报告显示,公司的泄密事件大部分是由内部的疏忽造成的,就像老话常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陷。”

  被忽视的文印安全

  由于大部分公司已经对病毒、木马、僵尸网络、间谍软件、蠕虫、网络钓鱼等安全威胁的严重性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所以企业在这方面的防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不管是在技术层面的防火墙,还是在管理方面对员工行为的管理都比较严格,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是虽然各个公司在数字传输方面做了比较严格的防护,但是企业内部安全防护应该不仅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传统的传输媒介——纸张,其实也会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

  无论是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互相转化带来的信息载体变化,还是新兴的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携带自己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在公司或酒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进行在线办公)办公方式所带来的大量无线打印和非企业所有的办公终端访问打印设备,都可能脱离单纯的网络数字化安全机制,小小的纸张足以让企业重金打造的安全防护措施功亏一篑,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文印防护变被动为主动

  由于信息载体的转换,因此文印信息安全的保护手段与一般网络安全防护有所不同,但在发展趋势上,则同样追求安全掌控的主动性与安全管理的高效性。

  Lightspeed Research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56%的员工曾经看到过遗留在打印机上的敏感文件。虽然在一些对信息保密要求较高的行业,如政府、金融等,通常都会制定关于打印文档权限及保管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建立在员工自觉性上的制度实际可控性较弱。

  如果不慎发生文印信息安全事故,企业往往又会面临追查信息缺口和信息去向的障碍,这不仅使事故的补救和追责显得十分困难,更可能导致安全漏洞得以长期存在,造成更大损失。这些隐患都使企业在文印信息安全管理上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文印信息安全的管理,必须拥有主动抵抗风险,并排除人为干扰的能力。

  安全与高效兼顾

  文印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规避信息风险,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因此不能与企业发展所需的正常流程和效率相悖。这就要求任何文印信息安全机制必须能够与现有流程良好融合,并在开放性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一些成规模的行业用户来说,通常面临着打印设备众多、型号多样等问题,这也给安全管理的效率提出了挑战。如果没有高效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不仅信息安全本身面临威胁,还可能使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

  文印安全之道

  针对文印信息安全管理需求的趋势,众多厂商在其解决方案中以用户更具主动性,操作更便捷、更高效的文印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予以诠释。无论是更具主动性的安全机制,还是更高效的安全管理,本质上来说都是让用户无需过多干预,而仅通过打印设备解决方案即可实现完善的文印信息安全管理。

  解决方案提供了刷卡打印功能,用户在电脑端发送打印任务之后,需要在打印机或复合机上刷卡确认身份后才能输出打印作业。这使因文档遗留在打印设备上而造成的信息泄露可能性降为零,同时通过合法身份的识别,也能使拥有权限的员工可以使用更多移动设备进行打印任务。刷卡打印也使管理人员能够轻松进行打印权限的设定,不符合权限的员工即使刷卡也无法打印相应文档,使文印安全更多一层保障。

  在封堵了数字信息向纸质文档转化的安全漏洞后,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纸质文档的数字化存储提供了安全保障。现在佳能、富士施乐、理光等厂商推出的彩色数码复合机都提供了类似“发送给自己/我的文件夹”功能,在经过事先的身份认证后,可设置一键式按钮来实现扫描文档发送到自己的邮箱或者个人文件夹,确保不会发送到错误的、未经认证的地址,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刷卡打印还是扫描件的指定发送功能,都无需让企业和员工经历更多步骤,而可在不影响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实现文印信息安全。

  解决方案同时可以对整个文印网络中的设备实现集中化、高效化管理,仅需少量管理人员即可查看上百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权限设置。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内容监控解决方案,随时查看何人、何时、在哪台设备上输出了什么文档,以限制信息的不当使用,并在出现信息外泄时及时封锁漏洞。

  完善的信息安全壁垒,不应让文印环节成为整个安全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少厂商都已经根据企业文印安全需求的趋势和特色,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印安全管理方案。通过一套安心、高效的文印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让用户能够在更主动、更高效这一安全管理趋势下,以有限成本构筑更坚固的文印安全壁垒。

  本报记者 张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