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祥的花卉摄影体验 花卉寄情,文化生根
- 来源:摄影之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占祥,花卉摄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29 16:27
在高占祥20余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将镜头对准祖国的壮美河山和秀美花卉,在他的多年实践下,总结了百余种拍摄花卉的方法,并将此“百法”集结成册。在他的眼中,自己已经将艺术情感嫁给了花。
本期影人:高占祥
中国大陆第一位世界桂冠诗人,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书法家、摄影家。先后在日本、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书法、绘画、摄影29次个展。曾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等职,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燕堂诗社副社长、中国名人工委主席、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名誉会长。
摄影之友:你如何看待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高占祥:摄影与绘画是姐妹艺术。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把摄影与绘画结合起来,使两个艺术门类“杂交”,就会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拍花,不仅要追求美意,更重要的是追求画意,这是花卉摄影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摄影之友:花卉摄影应注意些什么?
高占祥:花卉以其千娇百媚著称于世,取悦于人。而由斑点、线、纹组成的图案,更会引人入胜。因而,在花卉摄影中,除了注意选择花姿美的花卉和自然散点的花丛外,还注意选拍那些有着均衡、匀称、富有图案意味的花朵和花丛。
花卉瓶颈阶段的转变
高占祥曾一度进入花卉拍摄的瓶颈期,然而经高人指点,走出了谜团,在自我的摄影实践中进行了一次具有高度的突围。
从事花卉题材的摄影已经20余年,我的艺术情感似乎嫁给了花,在花前按动快门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次美的享受。我的摄影艺术在老摄影家的指导下,逐渐登堂入室,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当我拍花卉到了第三个年头的时候,发现拍出来的花虽然花种花色不同,却似“千花一面”,没有个性,没有特点,每次对着拍摄的作品,总有一种“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感觉。从此我的摄影创作进入了不得其法的“无法”状态,这种状态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瓶颈阶段”了。我时常自问,难道花卉摄影艺术就没有更深的潜力可供挖掘吗?百思无果,我决定先把拍摄重点转移到风光上。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修为精深的禅师谈法论道,当禅师说到“眼中有翳,空花纷起”时,我刹那如醍醐灌顶,久久不能回过神来。禅师本意是要说明“诸法实相”的禅理,然而却让我在花卉摄影上看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相伴多年的照相机早已成了我的第二双眼睛,让它“看到”并记录一个空花纷起的花卉世界,这正是我拍花的新方向。之后,我便打破常规,大胆实践,思出一招,就试一招,想出一法,就试一法。
失败了重试,不成功再来,不断地请老师给会诊、解惑。同时,我将摄影与学过的诗歌、书法、绘画、跳舞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边学习、边继承、边实验、边创作,先后试验了一百多种拍摄花卉的方法。当然,这里有从先辈经验中借鉴的,也有一些“胡思乱想”之后“土造”的。
花卉摄影实践方法论
花的种类繁多,易于观赏但难以拍摄,高占祥将花卉摄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结合,在绘画、舞蹈、书画中总结了拍摄的方法论。
在我边学习边试验的拍摄过程中,共总结出百余种拍摄花卉的方法,在这其中,并没有一张是使用电脑制作的,都是采用直接摄影一次拍摄完成,在我眼中,数码艺术有其自身的语言方式,但那并不属于我的摄影范畴,我更希望通过这“百法”来为摄影人和爱好者提供一些技术和文化感受的参考。回首从我初学摄影到现在,我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变化,从最初追求基本功的画面清晰,到结合摄影本身的多重曝光、三色滤镜、相机的跑光等纯摄影手段、再到通过与其他艺术门类如:国画、油画、书法、舞蹈、丝织等相关艺术语言的结合,最终达到将花的神韵以其本身带有的拟人、拟物、拟景的精神内涵表达出来。
初学摄影时,我把“清晰、色彩、构图”,作为拍摄花卉的“三要素”,而首先追求的是“清晰”。我觉得,一个摄影者,如果不能把图片拍清晰,就如同一个书法家不会楷书,一个画家不会素描一样。基本功不过硬,绝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后来,我逐渐开始拍一些具有“朦胧感”、“动感”或“模糊感”的花卉,但清晰仍然是这一切的基础。在掌握了将花卉拍摄清晰的方法之后,就可以通过个人的修养与认识来运用其他方法进行有意识的创作。例如:抽象法,抽象相对具象而言,抽象也是从具象衍化而来的。要从具象中去寻找抽象,透过抽象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喜悦与启迪,这是抽象摄影的精髓。抽象是为了表达花的神韵,花有神,但不一定有韵。只有经过摄影的艺术手段,才能把花神提升或转化为花韵。那么,什么叫韵?字典上没讲清楚。什么叫“神韵”?“韵”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从意会中感到那些超凡脱俗的、趣味优雅的、动人于心的、气韵诱人的作品,可称之为神韵。象征寓意花卉摄影,是对实体花卉的一种超越,是重视花卉形象背后思想、情绪的一种理性摄影,是创意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思想、情绪的一种理性摄影,是创意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