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 来源:教育与学习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24 13:45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这是我们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新课标》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已成为提高孩子们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但仅仅阅读语文教材里的内容,质量和数量都是有限的,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思考、表达、写作、实践等需要,更说不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了。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在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后,适当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课外阅读的空间,丰富他们的人文底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于是,课外阅读教学之风悄然兴起,无论是展示课还是实验课,汇报课还是研讨课,不少教师为了增加语文课堂的容量,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活跃他们的思维,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节来一点课外阅读教学,课外阅读仿佛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凸显课堂教学亮点的重要手段。那么,是不是任何的课外阅读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呢?怎样才能使课外阅读有效开展呢?其实,
课外阅读是以课文为基础,对文本解读的补充、迁移和延伸,课外的阅读资料是丰富多彩的,课外的方式也是形式多样的,它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有更大的深度、宽度,真正服务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语文”教育观下,积极创新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推动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衔接和整合的实现,从而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爱读、乐读、多读、会读、博读的阅读氛围,特别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挑选合适自己的读物,以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从而使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开放、更有活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洛克也指出当孩子们兴致很高、自己心里想做时,就是他们进行学习的最合适时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于是,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向孩子们推荐一些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阅读资料,如“名人轶事”、“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百科知识”等等,提高孩子们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和需要,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指导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描述所感兴趣的事物,鼓励他们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条件,如定时开放图书阅览室让学生看书、读报,鼓励学生到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借书,在互相传阅、讨论交流、分享成果中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动机。在大量的阅读中,孩子们识字多了,知识增长了,心灵高尚了,文化底蕴丰富了,他们也就会更加地喜爱上阅读。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积极向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名著,如学了《将相和》,安排学生阅读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教学了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孩子们介绍生动有趣的《安徒生童话集》等等,督促孩子们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激发他们浓厚的读书兴趣。
二、有利于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也明确规定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其基本理念中就有“丰富语言的积累”的要求。因此,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实践研究证明,我们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立足文本,走向生活,进行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而且也是促进他们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很好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就是以课文教材为中心,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从一篇文本的阅读到多篇课外的阅读,从课内有限的阅读到课外广泛的阅读,从精读课文到博读相关的阅读资料,从而不断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丰富了他们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了他们语言表达、创新思维、自主习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古诗《咏柳》以后,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去阅读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或自己阅读诗人贺知章的其他古诗,还可以组织相关的诗词朗诵比赛。我们相信,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孩子们一定能积累很丰富的语言,并能进一步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写作水平
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他们的思维却往往会被现实所制约着,他们的阅读量少,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当前许多的小学生的通病是一提作文就畏难,因为缺乏写作的素材资料,语言文字也空洞无味,所以他们在习作时感受最深的就是 “无米下锅’夕。所以,要想提升孩子们的写作水平,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课外阅读,鼓励他们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一名句正好说明了课外阅读对提高孩子们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这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以读促写”。孩子们通过博览群书,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了各种的表达方法,使自己的文思更为敏捷,习作时学以致用,便能落笔生花。在习作时的文思必如泉水般涌到笔端,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了。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班级的实际和当前的教学任务,灵活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操作运用,在不断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创新,绝不能一成不变地模仿和照搬。怎样真正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这将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与同仁共勉,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反思、改进,努力让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刘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