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 来源:今日文摘
  • 关键字:高考,素材
  • 发布时间:2014-03-04 08:28

  [编者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基础。本刊推出一系列经典作文素材,为即将走向考场的莘莘学子加油加分。

  “问文哪得妙如许,惟有素材活水来。”愿广大考生厚积薄发,活学活用,以期文思如泉涌,挥笔若行云。用生花妙笔,绘锦绣前程。

  受得了委屈,成得了大器

  鄢世洪

  曾国藩20岁左右求学衡阳时,师从汪觉庵。同舍里有一个叫杨甫瑞的同窗,是当地有名的富家子弟。杨甫瑞依仗家里的权势,平时十分骄横,对于学业明显比他优秀的曾国藩,也是处处刁难。

  一天,曾国藩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线大声朗读《左传》,读得正专心,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吼道:“曾国藩,你把窗户的光都挡住了,我怎么看书呀,还不赶紧挪开!”曾国藩停下来,侧身一看,是自己床铺对面的杨甫瑞。此时,杨甫瑞其实并未读书,而且他的床靠着窗户的另一侧,也未完全遮住光线。曾国藩很生气,想和他理论,但还是压住了火气,把凳子移到自己的床前,重新读起来。

  到了晚上,曾国藩继续在灯下读书,杨甫瑞又冲他喊叫:“白天不读书,晚上玩勤奋,做样子给别人看也要分个时候吧。你现在读书,让我们怎么睡觉?”曾国藩听了,抬头朝他笑了笑,默读起来。

  不久,曾国藩中试举人,同窗都纷纷向他祝贺。可杨甫瑞却大发雷霆,冲曾国藩嚷道:“这屋里的风水原是我的,你一来就夺走了。”一旁的同学非常反感,质问他:“曾国藩的书案不是你定的位置吗,怎么现在又反咬一口?”杨甫瑞仍强词夺理地说:“就是他夺了我的风水。”大家都纷纷指责杨甫瑞,倒是曾国藩过来劝解大家,不要为这点小事再与之争论,大家顿时对曾国藩敬畏三分。

  一个人立身处世,连点委屈都受不了,要想成功,自然不易。曾国藩以后仕途通达,成为晚清将帅之才,这跟他年轻时候就初露端倪的隐忍气度,不能说没有关系。

  (一米阳光荐自《环球人物》)

  适用话题:气量、大度

  我很在乎未来

  李嘉诚

  我从来都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常常说以前总比今日好。是因为往日和现实有很巨大的差异令人无奈,难以适应?还是我们在昔日痛苦和难过的回忆中,总能找到点滴温馨,转化为今天新的动力?

  我1928年在潮安出生。在家乡的12年,我有太多酸甜苦辣的回忆。还记得我6岁那年的夏天,晚饭后一家人陪伴祖母在家里的小院子纳凉聊天,叔叔告诉我们城中的老板如何富有,人们估计他有20万枚龙银(以古董价计算,今天约值人民币3亿元)的总资产,祖母低沉地自说:“不知我们哪一代的子孙,才可能像别人那样。”一个老百姓期求安逸的平常盼望。我心爱的祖母早已离世,长埋在她最爱的韩江岸旁,78年过去,我也曾在扫墓时倚在祖母的墓上,低声地向她说:“我们已经做到了。”

  如果你认为一个失去求学机会,没有任何资源,穷得只剩下希望的小伙子对“命运”巨碾从未惧怕,那我要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对贫穷的人,忧虑是一个体验至深的折磨。

  也许你们都听过我如何挣扎求存,对抗命运变幻无常的故事,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在你们同龄的时候,多次拒绝放弃理想以换取“无发展空间”的眼前安逸,我一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必定是你对成功的欲望远远大于对失败的恐惧。这心态像是刀锋,锐化你对什么是“可能”的触觉和激发你的梦想;这心态像是预警系统,令你对自满情绪和停滞时刻警惕,令你审慎律己、敢爱、敢说实话、敢当万绿丛中那点红。

  当你在我的年龄,你不会想带着后悔和遗憾去感慨:曾经是开朗、热情、自信的你,却选择无梦和无理想地过了一辈子;你曾经是正直无畏,真诚和至诚烙印在你那颗赤子心上,但面对生活冷酷的考验,你选择放弃原则和目标,在道德路上迷失了你的灵魂、你的谦卑和爱贡献的心。

  各位亲爱的同学,人生命运必然是你一生作出选择的总结,懂得如何选择和承担后果是谱写自己命运的入门法则。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公室门上挂着这句话:“不是所有可以算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被计算。”

  那你问我当年订立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答案你们早就知道,“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希望你们与命运也许下承诺,凭仗智慧和勇气,实现你的梦想以及为我们心爱的祖国大地和我们彼此共存的世界做贡献。

  (陈昌喜荐自《中国剪报》)

  适用话题:成功、坚持自我、梦想

  待在树枝上的雏鹰

  [美国]斯坦利·布比恩 张维/译

  主人买回来两只雏鹰,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两只雏鹰长得很快,到了训练它们飞翔的时候。主人请园艺师帮他训练这两只雏鹰飞翔的本领。

  经过几周的训练,一只雏鹰可以展翅高飞,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翱翔,而另一只雏鹰总是死死地站在树枝上,无论园艺师用什么办法,它就是不肯张开翅膀。园艺师用食物逗,用竹竿及各种东西吓唬,可这只雏鹰始终站在那根树枝上不动。有时候,被逼得无奈,这只雏鹰刚飞起来,马上又落到那根树枝上。经常来看训练的主人见到这种情景,也无计可施,只好摇头作罢。

  几天后,主人出差归来,再来看他的雏鹰,这次他惊喜地发现,两只鹰都在蓝天上展翅翱翔。主人很高兴,问园艺师用了什么办法。“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它就是不肯飞上天。最后我只好把这只雏鹰喜欢待的那根树枝砍掉了。”说着园艺师耸耸肩,脸上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

  其实,我们的孩子也像雏鹰,他们都有飞翔的本领和潜力,他们本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但更多时候,喜欢待在熟悉的树枝上。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向这位园艺师学习,必要时也要狠下心,砍掉孩子喜欢待的树枝,迫使他们飞上蓝天,飞得更高、更远。

  (黄红艳荐自《新民晚报》)

  适用话题:破釜沉舟、教育

  不可不……不可太……

  杨秀建

  不可不醉,不可太醉。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处,进入不了酒的佳境,难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太醉,胡话连篇,丑态百出,失言失礼、伤己伤人,令人生厌。正所谓“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饮中君子”。

  不可不饱,不可太饱。不饱对不住美食,太饱对不住身体。不能因为害怕肥胖超重,从而盲目减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也不能胡吃海喝无所顾忌,大鱼大肉来者不拒,撑得肚皮圆鼓鼓,惹得“三高”上身。饱中略饿,饿中微饱,乃养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饭,多活20年”。

  不可不防,不可太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防备之心不可无,否则,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和伤害。太防,在拒绝别人进入自己心灵世界的同时,也把自己硬生生地挡在外面,成为一名空虚孤独的行者。

  不可不圆,不可太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不圆则方,方则棱角分明,冷面无情,伤人亦伤己。不圆与人难以相交,不圆处世难以成功。太圆,处处时时算计人、防算计,使人不敢轻易接近,无异于自设栅栏,自砌高墙,拒人于千里之外。“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圆滑”,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才是处世之道。

  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察,恐怕交上坏人,不察,可能做错事情,不察,难免上当受骗被人利用,擦亮眼睛,不可不察。但是,太过精明会没有朋友,太过苛求会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太挑剔永远无法快乐满足,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还得糊涂。

  不可不傲,不可太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做人要有骨气,有个性,不能逆来顺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也不可太傲,要随和、大度、宽容,于浩然正气中透出温情敦厚、质朴无华。“要穷,穷得像茶,苦中一缕清香;要傲,傲得像兰,高挂一脸秋霜。”

  不可不从,不可太从。规章制度面前,必须不折不扣遵循。但是,没有主见地一味跟风,不加分辨地随意苟同,没有原则地随波逐流,势必丧失做人的起码准则,沦为“太从”的奴隶。

  (陈少军荐自《广州日报》)

  适用话题:适度、中庸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