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伟 使命,于水深处

  • 来源:第一高尔夫
  • 关键字:张连伟,高尔夫
  • 发布时间:2014-03-20 09:11

  30年前,那个年代有很多为着梦想的崛起破浪乘帆。他们白手起家,成就了自己金钱、地位、荣耀等的实在收获。有一位运动员,他一样在技能单薄、囊空如洗的境遇中走到了梦想的彼岸。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彼岸无尽的又一层追逐中,行到水深处,有了内在的一个转弯。因为理解,也因着对一项事业喜爱至极的升华,还有一份对生命深深的敬畏与感恩……

  那年懵懂

  误入高球深处

  言谈举止间处处流露着儒雅风范的高球大哥张连伟,近处聆听他的成长历程,你也许会哑然惊叹。1952年5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的张连伟,初中毕业后在珠海市体委当标枪和篮球运动员,当时的他,相貌平平,成绩平平。1985年当珠海的第一家高尔夫球场——珠海国际高尔夫建成时,正是悄悄为张连伟这个天生有着运动员潜质的青年开辟了一次直至一生高尔夫旅程伊始时,因着这个青年、这片土壤,为将来无数高尔夫青少年开辟了高尔夫梦想起飞的源泉。

  那一年体委招运动员转行学高尔夫和保龄球,懵懵懂懂间张连伟凭着热爱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从那时起,他做起了一位朴实叉忠诚的球会球童。当时的球童工资普遍偏低,但他凭着天生对体育运动的锐敏,很快张连伟就喜欢上了高尔夫这项在阳光下、绿草地上进行且养分充足的绅士休闲运动。

  都说年少轻狂,面对内在一面蕴合绿色、氧气、阳光、友谊;一面闪烁着公平、公正、公开、和谐的小白球深深吸引了他于体育运动溺水三千只取—瓢饮几许浮躁的当年心。无论是晴是雨,他坚持着对高尔夫的追求,做好球童之余,努力不倦地练球,比别人付出更多,也背负更多。旦夕之间,张连伟正在为自己的高球生涯改写着新的篇章,对于自己高球技能的继续提升从来没有放慢脚步,而是执着在无数个深夜与清晨。据说,他练球痴迷到一个程度,曾经在月光下,一个晚上把一麻袋的球都打完了的传闻。还有人说,有一次宿舍周围的草地都给他打得没草的故事。有心者事竟成,经过多年的锤炼,张连伟的高球技能内外都得到了基础性的全面提升,他开始为自己下一个跨越而准备。

  而立之年

  大珠小珠落玉盘

  执着与勤奋,如此往复,日复一日,如一首暗涌着希望的稚嫩的小诗,终会长大、入诗成画。为了给自己赢得转为职业选手的机会,他转会到更适合个人发展的深圳高尔夫俱乐部。不久,他开始参加业余比赛,1994年就代表中国在广岛亚运会上夺得个人亚军,过去的孤影奋战,成果已日见破晓。回国以后,张连伟被批准转为职业选手。

  多年球童的场上经验和磨炼而成的扎实技能,让转职业后的张连伟得以游刀发挥夺冠不止。1995年他获得沃尔沃公开赛冠军、1996年获泰国站沃尔沃大师赛冠军;随即在2003年又获得新加坡大师赛冠军并获得2004年全年欧巡赛参赛资格,同年张连伟又首次获得自己一心向往的中国公开赛冠军;2004年张连伟接到参加美国大师赛的邀请,中国第一位参加无数球手拥戴而难以进军的奥古斯塔皇家球会。

  撇开大大小小的奖杯,在过往20年的风雨历程中,张连伟执着在一场场赛事中向球友们传达着如水般平凡的高尔夫故事中不变的动人底色。截至2013年他曾19次出战中国公开赛,5次以上代表中国出战世界杯及多次参加亚运会,是唯一位参加了所有15届VOVO中国公开赛的选手,被授予15周年特别贡献奖,杯媒体们俗称“WOWO中国公开赛全勤奖”。越过岁月的齿轮,拂去几多浮华的光环,执着、坚持、共度风雨这些是时间赋予检验一个人的最好标尺,更是检验一名运动员不是最直观却是最靠近实际的点评。截至到2005年,张连伟一年要打30多场赛事,在日、欧、亚、美巡赛等中轮回穿梭,还有国内的中国赛合宜则都争取参加。面对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无朋无友的孤独,还有幼小儿女和妻子常年分别的相思之苦,这些张连伟都执着并坚强地走过来了。

  在各种国际大赛的洗礼下,张连伟越发成熟、泰然、沉稳,高尔夫在他的身上日渐焕发出素有的光彩。与此同时,许多高尔夫用品公司陆续应邀张连伟做形象代言人,包括轩尼诗XO、著名高尔夫用品公司Greenjoy、耐克公司、Nike Golf等争相携手张连伟做品牌代言。张连伟曾在轩尼诗XO一次发布会上分享20多年打高尔夫心得:“高尔夫跟其他品味生活一样,需要去经历,去体会;只有经历以后,才知道是否值得欣赏,经历增多,越知道怎样欣赏,欣赏过程的同时,也很自然第享受到结果。”这位高球大哥一段珍珠般心得的倾囊分享,饱含着他已经人到中年对高尔夫依然如初恋般欣赏的赞美之情。

  圆梦,倾注青少年培养

  在一切看来都风调雨顺苦尽甘来的时候,张连伟从满满的赛程中抽身出来,成立了青少年培训中心及朝向管理集团最重要的赛事“张连伟”杯,他就是这个团队中骨干的一员。“张连伟”杯青少年高尔夫邀请赛主要为发现和培养中国高尔夫选手新好苗子,为国家储备优秀的后辈人才。高尔夫在中国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深深烙印着这位高球大哥深深浅浅的一个个脚印,他深深感到中国的高尔夫历史积淀很薄弱,因此“张连伟”杯诞生的开始,就致力于为中国青少年选手营造感悟高尔夫精神、熏陶高尔夫历史文化氛围为培训主轴。高尔夫运动所倡导的是绅士礼仪和社交精神,通过赛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们的意识里,无形中培养了小球手的言谈举止和风度,如沐春风般地让小球手们爱上高尔夫,以高尔夫为载体塑造球手的高球品格。“张连伟”杯培养了苏东、胡牧、叶剑锋、冯珊珊、丰悦、古国燕、王欣等优秀青少年选手,诚然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慢慢站立在世界高球舞台上的高球选手。

  回顾当年,和自己一起成长的那批职业选手,多半都是体育学院出身,然后公派留学,去国外系统学习过,而自己则完全是自学。张连伟一样是一路摸索着蹒跚走来,能够体会当代青幼年小选手的需要和无助之处,当他二十岁开始打球,那时候就在想要是能更早点接触到高尔夫就好了。培训中心的成立,只要年龄在5-18岁之间有兴趣的青少年都可以参加。对于一些具有天赋而没有条件完成心愿的青少年,将进行专业化的培养,更进一步推荐参加“张连伟”杯青少年国际邀请赛。如果还有可能会找企业赞助他们送到国外学习深造,更好的进行高尔夫训练。

  不变更高、更快、更远奥运精神

  张连伟的目光没有就此停留在这里,他希望通过“张连伟”杯这个大赛场的锤炼,培养出未来一代富有高尔夫高超技能和完备修养的职业选手,能以进入国际化与世界选手比拟征战。所以从2005年开始,“张连伟”杯赛事就提出了‘圆我一个奥运梦’的口号。2016年里约奥运会,高尔夫项目将重返奥运大家庭,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他希望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像在赛场上一样,敢想,小球才会、也才有可能入洞。继承‘更高、更快、更远’所有体育项目灵魂的奥运精神,深植在每一场比赛中,流淌在自己的精神意识里。他一直在为这一天无声无息的做着准备,调整挥杆、锻炼身体、保持体能训练等。尽管张连伟那一年已经51岁,但他有动力和信心,这是他多年以来的理想和目标。因为高尔夫不是一项对年龄要求苛刻的运动。即或不能征战赛场,从“张连伟”杯走出的孩子,将接过中国高尔夫奥运的接力棒,带着在“张连伟”杯磨炼过的心态和信心,完成张连伟先生的“奥运梦”。

  知天命,埋头开垦在故园

  多年漂泊流浪南征北战的高球生涯,让张连伟忽略了太太和两个尚还幼小的孩子。40岁以后的他,更深切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与以往相比,更愿意减少比赛多留一些时间陪伴家人,弥补对太太和孩子的亏欠。张连伟有一位美丽、优雅的太太,从开始一无所有直到如今都在背后支持着他,也因为太太的理解,他在国外深造时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才显得苦中含着温暖。回国后的比赛,太太经常陪他走完一个又一个激昂或低迷的18洞。遇到问题,一起练球、纠结、寻找问题。因为有爱,就有了无穷的力量,苦难则变得微小、黯然了。

  张连伟为中国选手争取开拓更多方便之门的热切心情一直未停息,2013年3月份他再接再厉又成立了张连伟体育发展基金,这个基金会的成立是他苦苦筹划很久的事情。基金的成立以便更有效的发展青少年离尔夫,更重要的是当务之急可以为国内刚转职业已经成熟的职业球手提供帮助,同时资助有潜质的青少年球员走向世界;为职业高尔夫球员创造优质的训练环境,引领优秀的中国球员征战国际赛场。如今的张连伟已经不是一位独立的高尔夫球手,2009年已经被选为深圳高协副主席以及广东的委员。2013年1月,成都市高尔夫协会成立并聘请张连伟为协会顾问,希冀把青少年高尔夫的培训带到成都。2013年张连伟被选为出任第七届皇家杯的亚洲队副队长,在中国高尔夫的这片土壤中他责无旁贷肩负着下一代球手们的成长及推进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的使命。张连伟也时时不忘呼吁更多的企业支持中国选手,如果身后没有赞助,选手出来比赛会怕输钱,影响了他们的胆量。对此,他深有体验。张连伟特别分享,高尔夫给了他很多,他有义务去回报社会。

  力所能及他还活跃在高尔夫慈善相关项目,2007年张连伟曾号召界内著名球手梁文冲、张娜、冯珊珊将“中国精英逐洞赛”的60万元奖金捐献给中国扶贫基金会雪灾办公室。2008年5月捐款四川地震灾区人民币10万元,并无多少存款的他,算是金钱上的一次倾囊相助。而对于灾区的同胞来说,无疑雪中送炭。

  张连伟球场同样造就了许许多多的高球小选手,2013年观澜湖张连伟球场实施面向16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开放。球场设计师、张连伟现场做示范教学,对高尔夫青少年的基础培养作为集团的重要项目之一。设计师将张连伟多年在世界巡回赛的心得熔铸与此,更有他个人的原创果岭布局在其中,这个球场倾注了他无限的心血。关于张连伟,此刻一个画面又重现在眼前,一位40多岁的高球先生专注地将生硬的高球规则融会贯通侃侃而谈,一群张望着他拿着话筒用手比试着规则的奇妙的孩子,在碧草蓝天下承托着的是新一代高球新星的升起……

  文/Ludia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