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三星
  • 发布时间:2010-03-24 14:13
  “简单源自创新”——而创新则来自于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消费者正在寻找一款集所有功能于一身,可以拍出优秀照片、外观靓丽、功能丰富且接近于完美的数码相机”。ST5000和WB600一边漠绎着时尚的柔媚,一边也诠释着性能的强悍。时尚、实用刚柔并溶,即是三星的平衡之道。

  柔——细节彰显设计之魅

  我们常说三星是时尚的总是让人在第一眼见到后便爱不释手,但时尚与漂亮只是好设计的表层含义从不经意的小细节出发,在增加外观美观的同时使相机更加便于使用,才是真正的好设计。在这个数码相机普及的时代“小异”要比“大同”重要得多。

  三星采用液压塑型技术,赋予了ST5000无缝粘接、线条更加流畅的流线型机身,与背后的3 5英寸超大触摸屏完全融于一体。当然,这并不是ST5000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工艺设计。在开机的瞬间,随着7倍光学变焦镜头从机身中伸出一代表三星的蓝色光环与施耐德镜头标记也同时显现在眼前,而当镜头回收时,它们便会低调地消失在你的眼前。这一切只是三星利用镜头周围的银色反光材质玩的一次倒影魔术让消费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视觉惊喜。ST5000最妙的设计还在于它独特的7度倾斜式设计,将ST5000放置在桌面上,你会发现它会稍稍向后倾斜。实际使用时,你会发现即使是放在较低的角度,向后倾斜的ST5000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视角。在我们平时将相机放在桌上自拍时,便无需再慌忙地用书本垫高相机,使相机镜头获得更好的角度了。同样采用倾斜式设计的还有ST5000的快门按键,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它的快门是往前倾斜的,更能贴合食指的动作,按起来更舒服,与三星DV的25°向上镜头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专业机型,WB600虽然没有ST5000那样多的设计元素,但它同样考虑到了用户诸多的使用习惯。WB600将15倍光学变焦镜头容纳在如此小巧的机身中实属不易,比起WB500,新产品的体积并无太大变化而变焦倍数却增加了5倍。此外,WB600同样使用了前倾式的快门按键,手柄部分恰到好处的凸起和机身背后正好设置在大拇指拜访处的视频录制键,都带来了良好的操作手感。

  刚——功能融合影像之慧

  WB600搭载了24mm广角的15倍光学变焦镜头,而ST5000也同样拥有7倍光学变焦能力,一举进入中长焦阵营,在卡片机型中十分少见一其实用度也超过普通时尚卡片机。两款机型都搭载了双重图像稳定技术,使用户在体验到更广变焦范围带来的灵活拍摄取景外,也能够保证图像的清晰程度,同时,也为弱光环境下的拍摄提供了保证。为更好地体现专业性,WB600还配备了丰富的手动功能。不过,如果说三星在人性化和智能化设计上有所建树,但在专业的手动功能模式设置上,它还欠火候。WB600的A、S、M,三档手动功能被集中在同一模式下,只能进入菜单进行转换,而且光圈,快门的调节也必须打开功能菜单才能实现。对于追求操作感和快速转换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来说,这样的操作方式显然有些落伍。

  除了在硬件配置上更加实用外,这两款新品同样延续了三星“智能影像”的产品理念。WB600和ST5000的智能场景识别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升级为智能场景识别2.0。和最初的智能场景识别相比,升级版本能够识别多达17种的场景。智能场景识别2.0的场景类别更加细化,白色、自然绿色、微距色彩等细分类别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识别效果。除此之外,高清视频拍摄同样支持智能场景识别(风景、蓝天、自然绿色、日落),即使是动态画面,WB600和ST5000也可以根据场景设置最佳的拍摄参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智能场景识别2.0技术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拍照的乐趣,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便轻松得到。例如,缺乏摄影基础的消费者很难理解白增黑减的曝光补偿原理,而WB600和ST5000就可以自动识别大片的白色场景,增加曝光量,让照片呈现最纯正的白色。

  在WB600和ST5000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了智能数码滤镜效果。不过,它们所搭载的智能滤镜数量并不多,只有微型(移轴)、虚光照(LOMO)、鱼眼等三种类型。在实际使用效果上与其他品牌的数字滤镜效果类似,处理速度稍快。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的智能滤镜除了能够在拍摄前期设置之外一即使开始使用普通模式拍摄,也可以在后期浏览时添加滤镜效果,使拍摄更加自由,不留遗憾,而且WB600在使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全手动模式时同样也能使用滤镜效果比奥林巴斯只能条件曝光补偿的滤镜模式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