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德育工作的探索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职专,德育
  • 发布时间:2014-03-28 14:04

  摘要:职专德育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优良品质为目的,强化制度管理,努力把德育工作做“实”、做“活”、做“亮”,使职专德育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职专;德育工作;探索

  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同志曾在座谈会上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职业中学是国家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德育教育是职业学校一个永恒的主题。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既是职业教育对职专生的一项普遍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开展职专的德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实现这职专生道德品质的飞跃呢?我认为:

  一、以人为本,激励为先

  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工作中,我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礼仪教育”正行为

  以“礼仪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学会以礼待人,经常开展“文明礼仪专项主题班会”、““学习文明,鞭鞑丑恶”演讲”;“守则规范知识竞赛”等各种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并

  坚持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2.“法制教育”明纲纪

  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以案说法报告会”、“街

  头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来教育学生知法、守法,这不仅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大幅度的改观,也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

  3.“心理教育”润心灵

  现在的职专生普遍存在心理脆弱现象,我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工作日程,做学生的业余心理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登记卡,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QQ群,通过心理咨询,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与承受能力。

  二、转换方式,注重实践

  要提高职专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但要使学生置身于德育特定环境,而且要调动其主体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实践中。我摆脱以说教为主的枯燥方式,开展校内外结合的德育活动,使德育工作由原来的“自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师生在实践中体验高尚品德的魅力,进而自觉提高道德修养

  1.“美化环境”造氛围

  “教室美”是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标志。我特别注重德育环境建设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把班级的布置与潜在的精神意念有机地统一起来,和谐地融为一体,真正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格局。

  2.“开展活动”上水平

  师德的影响力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说教师的师德水平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为了加强自身师德建设,我经常参加“教师公开承诺和签名活动”、 “一帮一助学活动”、“教师社会服务日”活动、“师德建设论坛和征文活动”、“个人师德总结汇报会”等一系列“树师德、为师表、塑师魂,做人民满意教师”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自身整体道德水平。

  三、不断创新,分层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我始终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强德育管理,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更具实效。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状况,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差异,在人格发展和对自己的要求上必然出现多种情况,不能强求一律。传统的德育目标只有高度没有梯度,只有量方面的层次性,质方面并没有显示出层次性。如:“热爱祖国”这一项目标各年龄段都有,而实施这一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也基本相同。于是各年级虽有各自的德育目标,但重复的东西过多,缺乏层次性,给人一种“假、大、空”的印象。应当承认不同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鼓励帮助学生勤奋努力的同时,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区别对待。职业学校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从居住方面有农村、城镇之分,经济背景不同;从政治面貌上讲有团员、非团员之分,觉悟水平不一;从入学动机讲,有学技深造与混天度日之分等等;做德育工作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其道德接受能力不同的实际进行,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分层要求,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形式,体现出职校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中学的德育工作者只有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担负起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任,才能充分体现出民主性、引导性、时代性和针对性,才能在新形势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有力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从而使职业学校真正成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大摇篮!

  参考文献:

  [1]顾瑾,丁利娟.适应时代要求,探索职教德育工作新模式[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年05期.

  [2]孔德容.关于中职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0年24期.

  [3]边志明.浅谈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10期.

  辽宁省建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连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