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品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领导,设计
  • 发布时间:2014-06-10 09:07

  我表弟小宋从美院毕业,找到了一家设计院,几次面试后,工作就有了着落。他一直有当“设计界宋江”的理想,设计师当然要以作品说话,所以他总想设计出个“大作品”。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小宋工作后做的第一个设计就三易其稿,久久不能完成,让还在试用期的他,感觉工作有些危险。

  要说这个工作有多难,也不是,就是一个风景区的设计方案。小宋是学设计的,当然有点自己的思路,便依照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情况设计好一个方案,偷偷给专业人士看了眼,评价说很有创意,也具备专业水准。还没正式呈交,一个领导随意看了看说:“要在后面造个假山才有大公园的气魄。”小宋一想,是啊,领导说得对,赶紧修改设计方案,连夜重新画草图。小宋说:“看来自己还是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刚工作,要努力把这个设计做好。”

  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领导,一看设计就暴跳如雷:“这里造个假山干吗?不如挖条宽阔的河,架一座桥,多有气势!”小宋灰溜溜地又连夜加班加点地修改,撕了以前的设计图,“移山造河”。河在设计稿中一点点地呈现出来,小宋好像看到了一条波涛汹涌、碧波万顷的大河。但他又突然想到,这里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去哪里找这么多水啊,河床岂不成了无水的泥塘?真是让他内心纠结。

  又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领导,看了看设计,说:“这里干吗挖河啊?多浪费人力物力。那么多立方的土要挖走,得耗费多少时间?浪费老百姓的血汗可不好。完全可以造一片银杏林啊,秋天一片金黄,多美的风景!”小宋心想,还是这个领导的水平高啊,考虑得太周全了。再加班加点修改设计图,抹去大河,擦去大桥,添上一片一望无际的银杏林。小宋边画边想象,好像看到了那一望无垠的银杏林,秋风吹来,落叶缤纷。

  没几天,又来了一位领导,一看设计图上的银杏林,当时就火冒三丈:“不知道我们这里虫害多,银杏林不适合栽种吗?前年附近的银杏林就都被虫子毁了,还要种银杏林?你这个好大喜功、不顾当地实情的做法,要批评!还不如多种草,一片草坪多壮观。”小宋又连夜修改,把银杏林去掉,改成草坪,“天之涯,地之角,芳草碧连天”,小宋想,这里天高地阔,草坪确实很壮观,一边画,一边想象自己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保护着祖国的海疆。

  几天后,又晃悠来一位领导,看了一眼设计图,不屑地问:“谁让你们这么设计的,我们这里缺草原吗?不缺,到处都是,没一点特色,修了半天,再弄一个草坪有啥意思?”小宋尴尬地动了动嘴唇,没敢说什么。这位领导又说:“还不如在这里建个大型雕塑,反映我们这个城市的精神,多有意义。”说完,也没说具体该设计什么雕塑,转头就走了。小宋又加班加点抹去草坪,开始设计雕塑。小宋一边设计,一边联想,这个雕塑矗立在这里的时候,是如何气象万千,激动人心……

  又过了好几天,又走进来一位领导,翻了一下设计图,唉声叹气地说:“你们这些搞设计的人啊,太主观,太艺术……要真正为当地的人民着想啊!那雕塑谁来设计?设计成什么样?到哪里找那么大的巨石?怎么运到这里?你们啊,想得太天真了……”小宋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回答。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设计一个广场吧,灯光什么的一打,还能让老百姓晚上多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小宋再加班加点修改,手都累得抬不起来了,心想,先睡一个好觉再改吧,不知道还要把这个设计稿修改成什么样。

  第二天,闹钟一响,他激灵地一下爬起,赶紧修改,把雕塑改成城市广场。正在修改呢,就听门外喊着:“小宋,又有领导来看设计了……”

  大家转头一看小宋,他晕倒了。

  祁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