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件新趋势:大平台+微应用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企业软件,微应用
  • 发布时间:2014-06-27 13:05

  云计算、移动化、社交网络的流行正在深刻地改变整个行业,企业软件也不例外。移动化和社交网络的流行,让企业软件突破了企业这道围墙,而成为企业整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客户以及消费者的工具和营销平台,而云计算让企业软件的这一变化有了可靠支撑。然而,现实的状况是,现有的企业软件架构本身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企业软件如何演进才能跟上快速变化的企业需求?一个统一的大平台+众多微应用可能是未来企业软件的主流架构。

  “最近几年来,企业软件的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企业软件的核心架构也必须随之变化。”普元软件董事长兼CEO刘亚东表示。

  比如,以前企业应用系统需要面对的主要是企业内部员工在办公时间用,数量相对有限且可以预知,这些企业应用通常都很完整而且复杂,重点解决效率问题。然而,这一切如今都彻底变了:企业应用软件从用户变成了客户乃至普通消费者,它们可能完全没有任何IT知识,他们对应用的需求可以非常简单,但是要求随时随地可用。

  “现在企业应用软件的使用对象从用户变成了客户和普通消费者,这种变化对IT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对用户IT部门可以提要求、进行培训,而对客户只能是IT部门来适应它们。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普元软件CTO焦烈炎补充说。

  为了满足客户甚至是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软件本身要尽量做到信息简化和过程简化,这就要求IT系统之间的互通性和集成性好;其次,需要为其提供7×24小时的服务;第三,由于用户可能来自不同渠道,对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要求。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软件应能灵活地适应变化,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全新的软件体系架构,这就是普元软件提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大平台+微应用”。

  “评价一个软件架构是否足够好的关键指标是看它是否把大型应用系统“描述”得很清楚。因为大型应用系统通常意味可能要上百人、几年的开发,而软件从业人员的流动率很高。如果软件从体系架构设计上不能保证让这个系统清楚有条理。用不了太久,就没人能了解这个系统,系统也将无法维护了。”刘亚东表示。

  用刘亚东的说法,好的软件架构就是让软件越“碎(即微应用)”越好。实际上,把企业软件写“碎”已经成为他所在公司最核心的创新。把软件写“碎”的好处就是,每一个“小碎片”都很简单,然后拼起来就是一个大系统,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当然,这些“碎片”之间为了能简单地组装成一个系统,需要解决碎片之间的互通、安全等等,这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撑。

  “碎片化应用的背后是云。云将IT基础计算能力封装,让计算力真正变成水、电一样随时可用。在企业应用架构中,IT基础计算能力将被后置到大平台中,用大平台来解决应用间的标准统一、差异屏蔽、组件复用,以及移动设备的适配性、统一认证、授权第三方的开放能力??”刘亚东表示。

  目前,刘亚东所倡导的这一软件架构体系已经应用到中国工商银行的“移动银行”和中国移动的“营业厅”等项目,通过将“大系统”拆解为众多“微应用”,实现了简化管理,同时也提高软件的可用性。而通过这些项目的检验,刘亚东更是坚定了“大平台支撑碎片化应用(即微应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这一想法。

  本报记者 邹大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