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移动化”须炼内功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移动技术
  • 发布时间:2014-07-14 13:17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截至去年底,中国6亿网民中已有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这意味着超过八成的互联网用户习惯于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然而,巨大的市场机遇并不意味着企业能轻易在移动技术领域取得成功。

  最近,为了解各大企业如何看待移动技术,以及他们当前的部署和进展,埃森哲面向14个国家的近1500名高管(其中包括100位中国高管)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对移动技术的重视程度全球领先,但同时,中国企业也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企业“移动化”转型并非百米冲刺、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不仅要有正确的投资回报公式为依据,而且有赖于马拉松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进一步完善的技术能力。

  高热情下的低回报

  据埃森哲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认为数字技术前景光明。在包括移动技术、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在内的热门技术中,移动技术已经上升为中国企业最重视的技术。在未来一年最重视的五大技术中,有87%的受访中国高管将移动技术列入其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将数字技术视为能帮助企业实现盈利增长的战略投资,而不只是对现有信息技术布局的“锦上添花”。

  相比全球其他国家,中国公司普遍将与移动技术相关的工作视为重要领域。调查中,半数以上中国企业都表示,已制定了企业级的移动技术战略。

  然而,在中国,与企业的投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企业不仅没有通过开发移动项目取得比全球同行更为突出的投资回报率,甚至中国企业在移动应用领域还落后于全球许多同行。

  埃森哲调查发现,中国企业在开发移动应用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推广普及薄弱,目标受众采用率不高;应用性能问题严重,市场面临程序崩溃和故障导致客户差评;以及用户体验问题等。

  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评指标。在埃森哲的调研中,近八成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他们没有设定测评的指标;逾七成的中国企业表示,还没有设定任何形式的标准来评估移动项目的效果。同时,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虽然表示重视移动技术,但他们尚未建立正式的流程,对移动技术应用加以识别、评估和优先排序。这些原因导致企业无法对移动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因而也无法了解应用部署是否成功,更无从为将来的实施和改进积累经验教训。

  不仅如此,与实际部署相关的技术问题,也会阻碍企业移动战略的实施。具体来说,中国企业还有不少短板需要克服,包括:缺乏对移动技术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实施的内外部必要技能;现有系统和基础架构无法顺利适应新型移动技术;缺乏清晰可靠的蓝图来指导移动技术的应用和部署;缺少开发移动应用的正规有效方法;以及难以将企业的安全技术和实践推广至整个移动技术领域。

  此外,中国企业还面临着独特的应用之忧,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安卓操作系统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在全球许多国家,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和谷歌应用市场均享有可观的市场占有率,而中国却是少数例外之一。在中国,安卓系统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但大量安卓用户通常使用第三方应用商店。这激发了应用商店风潮,催生了200多个应用商店。

  同时,由于中国的智能手机硬件生态系统特有的多样性和竞争性,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常基于自身的硬件平台量身定制安卓操作系统,从而实现产品经营的差异化。各种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混杂在生态系统当中,智能手机之间的共性和兼容性相当之低。这无形中增加了系统升级和测试的困难,也使得消费者为此烦恼不已,他们常常面临应用故障频频、最新版应用无法加载等体验问题。

  从皮毛到精髓

  显而易见,中国企业高管对移动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较全球其他企业,中国企业已在移动技术的应用和部署上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如何从移动技术战略部署的全球领军者,转变为真正的价值创造先锋,中国企业仍需苦下内功。首要之一就在于,企业应从自身业务需求和目标出发,制定完整的移动技术战略部署。一条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为了开发而开发。

  目前很多企业在部署移动技术时,并不清楚为什么需要移动技术,更很少考虑移动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创造价值,他们部属移动技术的决策往往出于竞争意识,感觉必须拥有。而盲目投入企业移动技术的成功几率并不大,反之,开发目的明确的移动技术则会使企业如虎添翼。例如,服装零售商美特斯邦威通过平板电脑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化的店内购物体验。客户可通过应用浏览各类服装,查找相关产品信息(如尺码、颜色等),最后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完成在线支付,从而免除了在实体店排队结账的烦恼,为客户创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无缝购物体验。

  即便明确了部署移动技术的目的,企业还要从长远的角度做好移动技术部署后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移动技术的效应。以企业移动应用为例,企业需要在整个应用的生命周期中进行开发、管理、维护和更新,而非在应用开发上线后就对之置之不理。值得注意的是,应用上线后的6个月是收集用户反馈的黄金时期,企业可以根据反馈改进应用,提升应用体验;如果应用采用率不理想必须关闭,企业也可以从反馈中汲取教训,为未来的应用开发积累经验。

  对中国企业而言,进一步提高移动技术的投资回报,制定、采用规范的评估标准和流程,有效评估移动技术项目的效果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中国企业还应解决扰乱应用市场秩序、阻碍移动技术采用、推广等与安卓操作系统相关的系列问题。企业应采取的必要举措包括:决策移动设备和应用商店恰当的契合点,确保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覆盖面最大化;建立必要的流程和基础架构,在交付高质量的规范工具和平台的同时控制好成本;对客服中心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保证在跨平台兼容不良情况下的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各种举措,中国企业将构建出更加强有力的移动技术能力,并将相应的能力纳入企业的核心运营。借助并紧紧把握移动技术的潮流,中国企业必将受益匪浅,并且以更快的步伐实现数字业务转型,推动企业业务不断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