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报道下的大数据暗战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社交媒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07 09:12
随着社交、移动等趋势的兴起,社交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企业与媒体激发商业创新与转型的重要利器。
刚刚结束的2014年足球世界杯,从小组赛开始,不管是球迷还是普通大众,都因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渗入,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了“观赛”的大军中。来自易观智库的中国新媒体用户调研专题报告显示,球迷观看世界杯同时进行的活动中,“网上吐槽、讨论”位居第三,紧跟“吃、喝”、“与身边人聊天、讨论”两个活动。另一组数据则更为直接——一场比赛,1640万次的讨论;15天时间,10亿次的转发。
社交媒体的兴起完全打破了比赛只能观看的单一限定,让球迷看比赛同时还能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侃比赛。而在海量数据量面前,球迷不再是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比赛内容产出量最大的群体。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挖掘新的播报与商业模式,成为互联网厂商与拥有重大体育赛事独播权的传统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本届世界杯的报道上,腾讯就与IBM合作,利用IBM的社交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针对社交网络上球迷关于世界杯的广泛评论、观点、声音进行实时分析,并获得对球迷关注话题、球迷性格特点、球迷独特观点的实时掌握。
“利用社交大数据分析并结合个人性格分析模型,不同球星的典型球迷就被清晰地勾勒出来。球迷画像功能让看球的人之间可以互相了解。”IBM中国研究院信息分析研究部研发总监苏中说。不仅是球迷的兴趣爱好,连性格特点与行为方式都刻画得十分详细。与球迷画像进行比对,鉴定自己的真球迷“含金量”已经成为腾讯网上球迷众多热门话题之一。
除此之外,大数据还让球迷的声音得到实时释放。不同于传统调研,利用IBM的语义分析技术,系统可以对社交网络上海量的球迷声音进行分析,判定其对不同球队或球星的态度,从而实时呈现社交网络上真实的球迷支持率。虽然没有投票,但每一个球迷的观点都已经被听到、被展现。“这是一种实时的支持率的分析,在赛事报道期间我们也熬过夜,但是却没有看过一场比赛,为了保持大数据分析的实时、顺利运行,别人在熬夜看球,我们在看看球的人。”苏中说。
大数据分析技术让球迷在网络传播中有了更多的参与感的同时,也让新闻传播更具针对性。通过IBM的社交大数据分析,腾讯对球迷关注热词、热点话题、关联话题进行分析,可以让编辑实时掌握球迷关注方向,并在报道的第一时间制作有针对性的内容。不仅改变了报道内容上的传统单向式的传播,实现了与受众的良好内容互动,也解决非体育专业媒体在解读过程中缺乏深度、专家点评不靠谱等现象。
而以球迷画像为代表的针对不同特定球迷群体的分析让腾讯网可以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受众的需求与特点。这种受众群的细分为腾讯网当前与未来针对不同受众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内容策划与营销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社交大数据解决方案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IBM大中华区全球咨询服务部高级经理郭树勇说。社交成为企业了解用户需求并与用户进行互动的主要工具,而随之产生的大数据正影响着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做得好可以导致很精准化的营销策略出台,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信任。”
“实际上,社交大数据解决方案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IBM大中华区全球咨询服务部高级经理郭树勇说。社交成为企业了解用户需求并与用户进行互动的主要工具,而随之产生的大数据正影响着企业的转型与发展。
本报记者 王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