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照片叠加后的不确定感 孙凤山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写意画,拍摄,技巧
  • 发布时间:2014-08-14 14:54

  他对于摄影的喜好不仅仅是拍摄照片,还有对摄影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研究与思考,他的摄影作品总能给人一种绘画般的美感。

  捕捉不一样的黄山

  中国大写意画重在似与不似之间,法国画家莫奈最重要的风格就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出或平涂式的轮廓线,而在孙凤山接触摄影后,便一直在探索运用多种摄影语言和技巧,拍摄与别人不同的作品,努力推陈出新。目前,他正尝试用多重曝光的方式实现或部分实现光与色的巧妙叠加。

  今年3月,孙凤山同几位将军摄影家一起去黄山采风,下榻在山上的一家“摄影旅馆”。而令人惊奇的是,这家旅馆从老板到厨师,甚至于服务员都会摄影,在旅馆大厅、房间、走廊乃至厕所都挂着他们的作品。这让每一位下榻这里的摄影人士都产生了些许的压力。拍摄期间早晚的天空表现的很平淡,他采用多重曝光的方法将分散的几缕霞光叠加在一起,这样使片子显得色彩浓郁,意蕴悠远,与众不同。陪同的旅馆“首席摄影师”看到相机显示屏的图像,情不自禁地表示惊奇和赞许。

  高寒缺氧难挡军人志坚

  孙凤山认为长期的军旅生涯,对摄影有诸多有益的影响。喜欢拍摄风光,是因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军人守卫的地方。人民军队的英勇气概,潜移默化的使作品多了几分雄浑磅礴的气象。部队顽强的作风、严格纪律养成,有利于克服摄影中所遇到的艰难。

  2009年8月他连续在海拔3000多米的滇藏高原拍摄了20多天,缺氧对于已过花甲之年的人的考验是严峻一关。在海拔5000多米的色季拉山上,拍摄7000多米的南迦巴瓦雪峰冰川,在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拍摄8000多米的希夏邦马雪峰。即使高原缺氧折磨着他的心脏,寒冷侵蚀着他的躯体,即使他已经冻得起不了身,他仍旧坚持着。身边的人都不敢告诉他,他所处的海拔高度竟然为六千多米,生怕他听到情绪受到波动,影响了拍摄。诸如此类的艰辛,在追光逐影的经历中,他都挺过来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