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深耕”移动互联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腾讯,微信,微博
  • 发布时间:2014-09-16 09:58

  告别,撤销微博事业群

  “腾讯微博事业群解散了,完美地完成了对新浪微博的阻击,战略性的牺牲,成就了微信的江湖地位!”7月23日,在匿名社交APP上,一位腾讯微博的员工不无感慨地吐槽,引来围观者一片感慨。不管外界同情还是理解,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进行战略调整,将腾讯网与腾讯微博团队进行整合的消息一出,正式宣告了腾讯微博业务在腾讯内部地位已经式微,刺破了腾讯微博没落的辛酸。

  腾讯宣布,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将深入布局媒体全产业链。在这一战略调整方案下,腾讯网及腾讯微博将在新闻与社交的融合上做出全新的探索。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此次调整正式宣告了微博业务被腾讯战略放弃。腾讯方面对此说法并未否认但也没有承认。“此轮调整后,微博产品仍正常运营。同时在新的战略方案下,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将与腾讯新闻团队进行整合,以强化整体社交资讯服务功能。”腾讯方面说,这一“变革”缘于“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看到新闻与社交天然存在关联性,用户在看新闻的同时需要发声及参与讨论,这些已经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同时微博也成了最主要的新闻来源之一”。

  有消息称,从此腾讯微博不再做新功能,只维持基本的运营,但腾讯方面对此予以否认。腾讯说,未来腾讯微博与腾讯网整合以后,还是会保证优质的服务,推出新功能也是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的重要方式,“这次调整不会伤害原有腾讯微博用户的体验”。

  而对于撤销微博事业群,外界评论认为,这是腾讯卡位产品的使命结束的标志。“腾讯微博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现在的结局可以预料。”在知名IT评论人士洪波看来,腾讯微博就是2010年腾讯对抗新浪微博的卡位产品,当时腾讯担心新浪微博作为社交产品会抢走QQ的用户,不得不推出微博业务,但是事实证明一年多以后,微信在手机端的崛起抹去了腾讯当初的担忧,更多的用户迁移到微信上,贡献了极高的活跃度。有了微信和原来的手机QQ,腾讯在微博业务上减少资源的投放也理所当然。他还表示,在做微博这个产品时,腾讯和新浪在微博上的比拼,是一个事业部和一个公司的竞争,不管在技术、产品能力和心态上都不一样。

  变革,微视“上位”

  在腾讯微博被放逐的同时,腾讯内部对微视业务的重视得到证实。在腾讯公布的调整方案中,腾讯的视频业务将由“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客厅业务”等4个部门组成,以完成其全产业链布局;将在微视运营团队基础上成立微视产品部,以支撑该产品的长远发展。来自腾讯内部尚未证实的消息是,腾讯微博的部分中高层已经转去最有潜力的微视业务部门。

  腾讯方面向媒体表示,微视成立独立部门背后的考虑是:在社交网络领域,短视频产品正在成为主流,并随着4G网络的发展迎来爆发。微视上线不到一年已成为移动社交领域最新锐的产品之一,在用户及行业间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此轮调整中,原微视产品运营团队将升级成为微视产品部,以支持该产品长期运营发展。据悉,腾讯微视应用于2013年9月发布,定位为基于开放关系链的8秒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可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

  聚焦,微信船票在握

  “事实上,腾讯内部一直保持着快速迭代发展的模式,此前电商这么大体量业务,也在大力推进之后卖给了京东,更何况是本就为防守而生的微博业务的一次调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腾讯微博员工如此对媒体记者说,但回想起几年前,和新浪微博PK,为腾讯微博的项目付出了日日夜夜的努力,还是让他感慨不已。

  在他看来,腾讯在移动社交领域一直是一套组合拳,腾讯微博负责防守,微信负责进攻。现在,微信的船票已经牢牢在握,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此外还有手机QQ的海量用户,腾讯微博作为腾讯的社交产品已经显得愈发不显眼。

  早在今年5月份,有媒体从腾讯公司获悉,新成立的微信事业群(Wei Xin Group,简称“WXG”),由张小龙出任总裁(高级执行副总裁级别),向公司总裁刘炽平汇报。

  这就意味着,长势凶猛的微信在腾讯内部终于成为了独立的事业群。

  据介绍,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致力于打造微信大平台。随着微信事业群的成立,腾讯撤销了腾讯电商控股公司,其中实物电商业务并入京东,O2O业务并入微信事业群。原负责电商的吴宵光不再担任腾讯电商控股CEO,但仍继续担任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向刘炽平汇报。

  迄今,腾讯共拥有7个事业群组,除了WXG(微信事业群)外,分别为SNG(社交网络事业群)、CDG(企业发展事业群)、IEG(互动娱乐事业群)、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OMG(网络媒体事业群)、TEG(技术工程事业群)6个事业群。

  而业界解读认为,微信事业群的成立意味着微信的地位得到腾讯的正名,将与QQ平起平坐。

  “微信独立发展以后,在争取腾讯内外部资源上的话语权将更加强大。在外部,微信已经超过竞争对手许多量级,今后更多的O2O资源将向其聚拢。在内部,微信和QQ的博弈可能将加剧。”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

  事实上,任何一款产品的出现,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商业化。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微信实现商业化的核心内容。

  据腾讯2014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平台开放后,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升至1.5万个,单是微信平台推广功能公测期间,已有8000多个广告主、1000多个流量主参与其中。

  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商业价值之大。也正因如此,腾讯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用尽了方法。

  6月9日,搜狗搜索宣布正式接入微信公众号数据,从此使用搜狗搜索可以浏览或查询到相关公众号以及全部文章。此次合作将大幅度提高微信的搜索功能,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的传播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这也意味着微信的定位将从单纯的移动社交平台,转变成为“商业+社交”的复合型平台。

  “这是对于微信战略扩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如果微信体系内产生的内容能被搜索引擎友商抓取,就能够增加微信的社交平台价值。”互联网专家王驰宇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

  在谋求移动互联网红利方面,有业内人士建议,腾讯需要不断强化微信比微博更加扁平和去中心化的优势,真正实现做大用户群,成为一个大生态体系,腾讯正是看到了微博模式的发展瓶颈,所以时刻避免微博的趋中心化,趋大V化,腾讯微信的野心远不只是超越微博,很有可能是复制腾讯。

  应用宝,移动浪潮下的狙击手

  一方面是微信、微视的强势上线,另一方面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也宣布将深入布局媒体全产业链,而在当前最具市场红利的移动化浪潮中,腾讯一方面在不断的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移动化迈进。另外一方面,腾讯也在不断的努力,通过自身的开放平台实现其商业价值变现,推出了诸如应用宝的产品。

  自腾讯宣布开放平台正式开启移动化进程后,其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应用宝产品。不过,这是一款重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

  与其他渠道分发相比,应用宝有3个独特优势:

  首先,支持腾讯全平台分发。目前,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包括浏览器、手机管家等多个超过1亿的平台,具有强大的分发能力。应用宝是这些产品的集合,在未来所有的腾讯开发伙伴只要能够把产品单点接入应用宝,就能在腾讯全平台分发。

  其次,PC参与推送。腾讯除了在移动端具有分发能力外,在PC端也具有数亿用户的平台,如QQ和Qzone。在过去,苦恼的是没有办法把PC的用户和流量转入手机,但是腾讯应用宝可以通过PC的推送达到这一目标。

  具体来说,结合QQ和Qzone的场景,让手机不用连接电脑,通过云段推送,就可以实现PC选择,手机下载的分发能力。最后,产品包含社交化属性。用户选择下载应用的方式,包括分发渠道的推荐和朋友的推荐。腾讯掌握用户的行为,因此知道什么用户对什么应用感兴趣,可以智能地把应用推送给用户。并且,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让用户知道他的朋友在下载和使用什么应用,从而实现效率最高的转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