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领风骚

  •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 关键字:法兰克福,书展,传统
  • 发布时间:2014-09-27 10:06

  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素来享有“世界出版人的奥运会”和“世界文化的风向标”之美誉。法兰克福书展,不仅浓缩着图书行业的现在,而且展示了图书行业未来。前不久闭幕的第65届法兰克福书展仍然高度关注过去两届书展中热议的关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竞争的焦点问题,这也是由图书行业目前的业态状况所引发的必然讨论。

  数字出版的兴起曾一度让传统出版如临大敌。早在2011年,我国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连锁渠道”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关闭了它所有的直营门店,就已经让许多人将传统出版视为“夕阳产业”。2013年,这样的消息更是接踵而至:德国著名的人文出版社苏坎普(Suhrkamp)于2013年5月27日向柏林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13年7月,全球知名的教育出版商美国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向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德国著名的大型连锁书店Thalia最近宣布在全德国关闭20家分店;《诺丁山》里男女主人公邂逅的那家小书店已经变成鞋店。

  而数字出版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纸质图书市场整体疲软的态势下,互联网图书销售则增幅显著。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7月9日发布的《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2540.4亿元,较2012年增加604.9亿元,增长31.3%,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13.9%,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而2012年,数字出版累计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1.82亿人。傲人的成绩显示了数字出版产业和阅读人口“双增长”的巨大潜力。

  传统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面对面,却并没有表现出太浓的火药味和明显的差距,而是各领风骚,各自精彩。书展上有近2000家展商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出版物,展示了集“听”、“读”、“看”、“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高效环保,海量储存,快捷搜索,服务便捷,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等优势,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而纸介质图书呈现出的精彩和所拥有的读者情感同样令人瞩目。首先突出的是第65届书展主宾国巴西的展馆设计全部使用了纸张作为原材料,设计者特别表达了对纸张的敬意,并释放出纸质图书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信号。同时,一大批制作精良、装帧精美的印刷版图书受到了读者极大的热捧,匠心独具的出版人不仅挖掘了印刷版图书的阅读功能,而且赋予了其电子图书无法替代的收藏功能。例如,针对007影迷制作的007拍摄过程全纪录,售价高达1400欧元一本;“德国图片书大奖”、“德国最美的书大奖”的获奖作品更是把“书”变成了工艺品。这些精彩呈现让读者对“书”有了更加全方位的定义和理解:“书”在某个角度是“书”,在某个角度会成为“游戏”,在某个角度会成为“工艺品”,在某个角度会成为“家具”。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数字出版虽然势不可挡,然而当传统出版抛出如下问题时,恐怕也不是数字出版本身甚至整个出版界在短期内所能回答的。如对于出版商来说,以碎片化、微型化、浅层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出版,将如何实现读者系统化、整体化、深层阅读的要求?在以“免费共享”为特征的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出版环境下,在自媒体出版如火如荼进行的时代,如何保护原创作品的著作权和出版权?在海量真假信息充斥的环境下,如何去维护出版物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尤根·博斯强调:虽然电子书市场日益增大,但传统的印刷书籍不会日渐消亡,电子图书和传统图书只会在竞争中不断磨合,最终达到一个平衡。这大概代表了法兰克福书展上诸多大讨论之后殊途同归的认识。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康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