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终将成为遗物
- 来源:楼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房地产,金九银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27 14:23
大凡过了夏天,房地产不肯回避的一个话题叫做金九银十。这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俗语并流传的所谓术语,已经成为“肚子饿了么就吃饭”那样的本能反应,但随着市场的深入和成熟,金九银十可以退出市场,因为这个提法本来就没有依据。保卫这种说法的观点有点无厘头,理由是:夏天过去,消费者看房的热情回暖,舒适度也提高了,并因为这种需求的出现,开发商也适时迎合地增加推盘量,供需并举势必成交回升,所以就是所以。
驳斥金九银十,要从源头颠覆:
楼市中一年有所谓两个旺季,一为四五月份的小阳春,二是夏天过去的金九银十。如果不是房地产,而是其他任何一种快速消费品,断不会产生季节性采购和消费,因为它的买卖可以在空调间甚至网络上,但房子因为其特有属性,必须实地看(鼓吹网上卖房的又要不爽了),所以因地制宜地将每年外出舒适度和积极性最高的两个季节,作为卖房和买房的旺季。
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其价格、成本、需求、购买力、政策已经完全不同,所以如果你采访消费,“今天有个楼盘,内环2万的单价,冬至夜开盘,你去排队么?”请截屏他的反应表情。
反过来,如果你采访一个开发商,“今天有个土豪购房团,他们因为是早睡早起的,所以你能不能凌晨5点开始接待,顺便准备好大饼油条?”我同样期待开发商的反应表情。
在房子已经凸显出价值(或价格)第一性的背景下,还去傲娇地讨论看房舒适度的问题,显然已经低估了消费者的吃苦耐劳。
上周又去融创绿城,又被问到金九银十,甲方负责人的表态一如两年前“没什么金九银十,我们全年营销”,你或可以认为这公司辛苦,但对于房地产的高流转率而言,“抢收”两个字太过精确,已经把这种“只要能卖房、能回款,什么时间都可以”的态度昭然若揭。
让消费者抛弃金九银十太过容易,只要在推盘量、优惠幅度方面作出调整,问题是作为甲方,站在自己的“资金需求程度、回款节奏甚至营销总监算算奖金分发步频”的于公于私,才是彻底消灭金九银十的关键之关键。
这时候有个怪圈,类似于蛋生鸡还是鸡生蛋,那就是甲方会回答“我们是根据消费者看房的热情度来开盘的”,关键问题还是“甲方是否愿意牺牲利润换时间”,如果资金面已经紧张到不行,即使在40℃高温也得狠折出货,所以决定权其实还是在甲方。
当然,这里面有个季节可谅解系数,因为要结构封顶才能领取预售许可证,但夏天的工程进度要受到天气影响也是事实,但如果真的要忽视金九银十,在工程排期、营销节点、回款计划方面是完全可以进行调整的。
说到底,甲方也有点“夜路走得多了,相信路上有鬼”,所以挡拆开来一看,金九银十只是互相投鼠忌器的产物,并没有特别的理论依据。
一定程度上,金九银十只是一种习惯,一如春晚。或许随着市场的恶化,赶早不赶晚成为主流,营销节点和计划都是能早则早,这时候金九银十成为洗衣机取代搓衣板的遗迹,一如春晚,真取消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本刊特约评论员 黄欣伟
